本网讯(通讯员 陈雅灵)汉阴县近年来立足“放管服”改革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积极构建“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全程留痕—闭环管理”四位一体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食品、药品、娱乐、危化品等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审管模式,有效解决行政审批与监督管理衔接不到位、协同不顺畅等问题,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事前制度建设,实现审管“架构联动”。汉阴以机制重构、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为抓手,通过印发《汉阴县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推送”制度》,建立“职责互认、信息互通、效能互促”的审管双向责任清单并明确权责边界,发挥联席会议、远程会商、双线反馈机制作用,推动审管衔接从“物理对接”向“化学融合”升级。制度实施后,覆盖食品、药品、教体、人社等多个领域,通过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审批结果平均3分钟内同步至监管部门,监管异常信息10分钟内回传审批端,审批、监管双向交互效率提升80%。
强化事中业务互助,实现审管“过程联动”。精准聚焦“便民利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审批和监管部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协同配合作用,在相关经营主体完成营业执照注册后,立即启动“线上+线下”双渠道勘前对接机制,通过主动对接,精准掌握企业开业计划与经营需求,同步提供“材料预审—填报指导—政策解读—问题解答—联合踏勘”等全链条帮办服务,将“串联”审批优化为“并联”流程,进一步压缩办结时限,力争在最短周期实现“一次办好”。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食品生产、餐饮服务、药品零售等联合勘验30余次,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由平均3.5次降至1次,审批材料补正率从35%下降至7%。
打通事后沟通渠道,实现审管“信息联动”。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机制,构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立体化信息互通体系,推动事后监督机制落实。制定配套问卷回访、办件督查等机制,建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同解决”的工作闭环,全面提升工作的规范性、透明性、廉洁性。积极开展审批结束后的跟踪回访工作,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息互联,有效消除审批监管信息真空,防范“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等管理风险。今年以来,累计推送审批结果351件,监管反馈响应率100%。
汉阴将强化标准化赋能,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完善审管联动机制,不断巩固审批与监管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服务有温度、审批有速度、企业群众满意的营商环境,共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