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辉
盛夏时节,行走在汉阴县城关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年轻干部忙碌的身影,有的在蔬菜大棚里帮农户抢收作物,有的在项目工地上协调施工进度,有的在农户家中调解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该镇党委创新实施年轻干部“岗位练兵”行动,通过一线压担子、实战练本领、严管促成长,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熔炉中锤炼过硬作风,锻造出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新生力量。
清晨7点,“95后”选调生段云芳就来到前进村的蔬菜大棚,和村民一起采摘当季蔬菜。“通过参与‘晨光行动’,我学会了和群众拉家常,现在村里大爷大妈都叫我‘小段技术员’。”段云芳说。
在城关镇,像段云芳这样每天下沉到村的年轻干部有30名,他们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结对5户群众、领办1件实事。
该镇党委创新建立“三同三学”机制: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群众语言、学工作方法、学务实作风。今年以来,全镇年轻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8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66条,推动解决农产品销售、灌溉用水等实际问题37件。在中坝村安全饮水改造提升项目中,23名年轻干部顶着烈日驻守工地,协调解决占地纠纷,确保项目提前完工。
“防汛演练不是走过场,必须真刀真枪地练!”在太平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该镇武装部长带着年轻干部模拟转移群众。今年该镇将52名年轻干部分批编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应急突击队,实行“老带新”实战培训。
在基层矛盾化解中,32岁的镇组织委员王汉珣主动请缨,接手一起历时5年的邻里土地纠纷,前后走访群众13次,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镇年轻干部牵头化解信访积案5件,参与森林防火、防汛抢险23次,在实战中练就了“硬脊梁”“铁肩膀”。
此外,每周四的“青年学堂”上,该镇党委书记张世洲都会对年轻干部的工作进行“挑刺式”点评。既严管也厚爱,该镇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制度,对年轻干部实行“师傅帮带、一人一策”培养。
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纸上谈兵到真抓实干,从畏难退缩到迎难而上,该镇年轻干部的作风之变,折射出成长的轨迹。如今,该镇年轻干部队伍正聚力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