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建霞 刘东
在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一个个巨大的陆基养殖圆池依次排开,池内的桃花鱼活蹦乱跳。汉阴县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要来检测水质、查看鱼苗生长发育情况,确保鱼苗健康生长。
“刚测了一下,现在水体含氧量比较适合桃花鱼生长,后期投喂时要根据水体含氧量等实际情况确定饲料投放量,及时清理水体杂质。”8月10日,该公司工作人员王进在测完高位陆基鱼池水体含氧量后,耐心细致地向养殖户讲解桃花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桃花鱼是汉阴本土鱼,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今年以来,汉阴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不断扩大桃花鱼养殖规模,持续延伸产业链,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国企带镇村’优势,今年我们通过提供鱼苗、饲料、技术指导及签订购销合同等服务,带动漩涡镇东河村、汉阳镇松林村及观音河镇合兴村,利用高位陆基鱼池、堰塘及稻田发展桃花鱼养殖,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王进说。
东河村地处漩涡镇东北部12公里,北依凤凰山,南与双河村相邻,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很适合养殖桃花鱼。目前该村新建12个陆基高位养殖鱼池,和县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解决了后顾之忧。
“目前,东河村陆基养鱼池养殖桃花鱼苗10万尾,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元。”望着一条条鱼苗,驻村第一书记向安明眼里充满希望。
除了陆基养殖以及传统的库、塘养殖模式外,今年汉阴县还创新推出了稻田养殖模式。在观音河镇合兴村,连片的稻田被浓浓绿意覆盖,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汉阴县农村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正沿着田埂,将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鱼苗轻轻放入田中。水花轻溅,小小的鱼苗迅速游往稻田深处,消失在一片青绿里。
“今年在县农村供水公司的指导支持下,我们首次在稻田试养殖桃花鱼5万余尾。相比于其他养殖方式,稻田里养殖桃花鱼基本不用投喂饲料,更接近野外自然生长,养殖周期能缩短一个月左右,品质也更高。同时,稻田里的虫子会被鱼儿吃掉,种出来的大米品质会更好。稻田养殖桃花鱼能实现一地双收,一亩地能增加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地负责人刘兴林笑着说。
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汉江、月河分流其间,水资源丰富,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条件。去年以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掘本地桃花鱼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桃花鱼产业发展,以生态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聚焦汉阴桃花鱼这一品种,打造一条以汉阴桃花鱼为主的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培育一批市场主体,策划包装一批项目,树立好汉阴桃花鱼这一个品牌”的“五个一”总体思路,稳步扩大养殖规模,对全县具备养殖条件的区域做到能养尽养、应养尽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全力做好苗种繁育和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