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郭书亨)在汉阴县铁佛寺镇双喜村的农业园区中,蚕农们将新鲜的桑叶铺展到蚕台上,白白胖胖的小蚕贪婪地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声响,奏起动听的致富曲。
铁佛寺镇双喜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产业。该镇人大在组织代表们开展乡村振兴走访调研时发现,养殖技术局限了蚕茧质量和村级桑蚕产业品牌、种桑养蚕规模等问题,制约了村级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当前发展蚕桑特色产业的难题,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成为镇人大聚焦的重点。因此,镇人大紧紧围绕县委和镇党委关于发展桑蚕产业的工作部署,组织召开产业工作专题会议,设立铁佛寺镇蚕桑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认真分析全镇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本辖区的土壤、气候、水资源、地理位置等条件;同时,组织了16名代表前往发展蚕桑产业较为先进的县区学习经验,不断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发展产业更好的措施和办法。代表们通过走村入户和微信转发信息,积极宣传蚕茧市场前景以及发展桑蚕产业补贴政策,建议技术人员到场为群众讲解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提升蚕农的桑园管理、科学养蚕、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为推动桑蚕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该镇人大代表们加强与村委干部、村民的沟通协商,认真听取和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积极探索“产业+履职”融合新路径。代表们结合本地实际,建议村委及群众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经营模式,协调各方力量助推建密植桑园400余亩、翻新办公场地和建设1000平方米标准化蚕室。同时,部分熟悉桑蚕种养行业的代表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推荐产业园引进种桑、养蚕先进技术,促进桑叶纤维细腻、叶片肥厚,有效避免病害发生、薄茧等弊病,使蚕茧的产量增产10%至20%,蚕丝的强度、韧性和延展性显著提高。
通过推动双喜村种桑养蚕产业园建设,目前已经带动20余名村民通过参与产业园建设实现务工,优先聘请和培训3名技术人员在园区工作,服务周边50余户发展桑蚕种养特色产业。预计产业园进入规模化运营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0万元,将为村集体经营增收10万元,能够实现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其他村发展蚕桑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