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焰华
今年以来,为推进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恒口示范区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园区总部+社区工厂+支部工厂+家庭工坊”的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引企业、聚产业、促就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为促进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恒口示范区推行“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模式,将劳务品牌培训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深入细致的摸排,精准锁定具有缝纫工培训需求的劳动力。通过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培训方式,积极引导辖区内闲置劳动力积极从事毛绒玩具各类工种,依据,充分实现培训与岗位推荐的双向无缝对接。并对辖区内各社区工厂开展在岗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达到了“边招工边培训” 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1期 604人,实现稳岗就业率90%以上。
在推动“恒口示范区缝纫工”品牌建设上,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建立“恒口示范区缝纫工”就业基地,有效解决无法外出群众的就近就业难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福利待遇,吸引返乡回流人员和有缝纫经验的人员返乡就业,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投身毛绒玩具制造业,强化其对于本地特色产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同时,依托“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等专项活动,设立劳务品牌招聘专区,加强劳务品牌用工信息对接,多渠道为劳动者提供劳务品牌岗位信息。通过区域间定向输出、企业直接吸纳等方式,建立健全劳务品牌长期稳定劳务输出渠道,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群等困难群体作为劳务品牌优先输出就业服务对象,多渠道促进稳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恒口示范区累计发展毛玩企业143家,其中链主企业5家,加工型企业30家,支部工厂15家,原辅料批发、电商、文创企业76家,家庭工坊17家,实现产值10.8亿元,出口创汇2.43亿元,带动就业3983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376人,人均增收3.5万元。
提升品牌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积极组织推荐务工者参加创业创新职业技能大赛,有效推动劳务品牌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将“恒口缝纫工”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工作与历届毛绒玩具缝纫工技能大赛有效衔接,充分利用省市以及其他县区组织的各类缝纫工技能大赛,积极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升“恒口缝纫工”劳务品牌知名度。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的劳务品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技能人才库,树立技能人才榜样,逐渐完善“恒口缝纫工”劳务品牌人才体系,形成“恒口缝纫工”劳务品牌人才聚集效应。力争在“十四五”末辖区“恒口缝纫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达3000人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将恒口示范区毛绒玩具产业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并以发放奖补的形式提高企业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的积极性,使劳务品牌逐步提升为产品品牌和技术品牌,成为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