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口示范区,付远水的名字家喻户晓。这位身残志坚的创业者,用二十年时间从乡镇批发部员工成长为五家连锁超市的创始人,年营业额突破千万元。他始终以诚信为基、以公益为责,书写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成为家乡发展的“引路人”和困难群体的“暖心人”。
2002年,付远水创办远水超市,创业之初便立下“三不原则”:不进劣质商品、不虚标价格、不拖欠货款。创业初期资金紧张,他克服右腿行动不便,坚持每日凌晨三点前往30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亲自检查商品质量及保质期,并建立临期预警系统,确保质次、临期商品及时下架退市,杜绝过期商品销售。2007年公司化运营后,他建立员工初检、店长复检、总部抽检的“三级质检体系”,坚守“以质量求生存,以低价服务大众”原则,建立“假货零容忍”制度,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将企业总部永久设在出生地和平社区,是付远水对家乡的承诺。他探索“农超对接”模式,直接采购本地农户蔬果,既降低成本,又助农增收。“超市不仅是生意,更是乡亲们的‘饭碗’。”付远水优先招聘本地困难群众,5家门店100余名员工中,本地户籍人员占比达90%。
疫情防控期间,付远水捐赠现金及物资2万余元;每月坚持前往社区养老院服务老人;联合公益协会开展“助学圆梦”计划,资助2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在他看来,超市也是文明传播的阵地,他创新推出“孝义积分墙”,顾客可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在购物小票上印制“移风易俗倡议”,年发放量超百万张。如今,远水超市10%的营收利润持续投入到乡村基建和公益项目之中。以诚信丈量商道、用仁德润泽乡土的付远水,用实际行动诠释新了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恒口示范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