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黄娟)为进一步破解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粗放化、同质化”等问题,恒口示范区创新出台《党员精准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全面推行“分类建档、承诺践诺、积分考评、结果运用”四维精准工作法,对全区4900余名党员实施闭环管理,有效推动党员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作为”,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精准分类建档,实现党员管理“一类一策”。针对以往党员管理中“标准模糊、指向不准”等问题,恒口示范区系统构建“五类党员精准管理体系”,依据党员职业、身体状况和现实表现等,将党员划分为在职、无职、流动、老弱困难、后进五个类别,实现“一类一策、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在职党员突出“履职绩效”,无职党员侧重“设岗服务”,流动党员强化“动态联络”,老弱困难党员注重“关怀帮扶”,后进党员着力“教育转化”,真正实现精细管理、精准施策。
公开承诺践诺,推动党员“表态”变“作为”。“年内为群众办理2件实事,压缩窗口办事时限30%。”在恒口示范区各党支部公示栏中,党员个性化承诺书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细则》实施以来,全区党员摒弃千篇一律的承诺模式,结合自身类别与特长签订“定制化承诺书”。在职党员围绕岗位职责立下“服务军令状”,无职党员主动认领村、社区服务岗位,流动党员通过“线上承诺”更新工作动态,老弱困难党员以“量力奉献”发挥余热,后进党员以“整改承诺书”接受监督。各党支部每季度开展“践诺回头看”,通过“群众评、党员议、组织审”,确保承诺事项落到实处。
积分考核评价,树立“实绩论英雄”导向。“基础分看合格,履职分比能力,奖惩分论担当。”恒口示范区创新建立“基础分+履职分+奖惩分”三维积分评价体系,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清晰的“度量衡”。基础分明确党员基本义务,履职分突出类别差异,奖惩分强化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积分评定严格执行“个人申报—支委初审—党员评议—公开公示”四步流程,确保全程公开透明,杜绝“人情分”“印象分”,真正体现“以实绩说话、靠贡献得分”。
强化结果运用,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机制。将积分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组织处置等深度挂钩,依据四个等次构建“奖优罚劣”闭环机制。积分排名前10%的党员优先推荐评优,连续两年积分靠后的由党支部书记约谈帮扶。优秀党员纳入“后备力量储备库”,合格党员开展“对标提升”,后进党员启动“一对一”帮教,不合格党员依规处置,有效激发党员队伍整体活力。
如今,党员的身影活跃在项目建设、社区服务、乡村振兴一线,成为“秦巴腹港 恒通天下”建设的中坚力量。接下来,恒口示范区将持续优化党员精准分类管理机制,推动党员管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