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兵 赵坤 陈城
在岚皋县民主镇庙坝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周永环,村民都称赞他是一名有能力、干劲足,心系百姓冷暖,情怀千家忧乐的好书记,为了村上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的大事小事操碎了心。
2020年12月,37岁的周永环高票当选庙坝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通过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及时兑现了20户村民的欠款历史遗留问题,很快就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威信。
庙坝村四面环山,境内沟壑纵横,属于高海拔地带,曾一度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尽管全村脱贫,但村集体经济仍十分薄弱,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种地和外出打工。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是摆在周永环等庙坝村“两委”班子心中的一道难题。
周永环吸取以往村中发展一些产业失败经验,决定利用区域的资源禀赋,引导村民发展传统的养猪、养蜂产业,增加经济收入,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村民石正奎夫妻以前长年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劳苦奔波多年却没有赚到钱。2021年夫妻俩回村后,情绪低落,周永环鼓励他们不要灰心泄气,脚踏实地在村发展产业照样能够致富。
得知石正奎有开办养猪场的想法、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后,周永环出面牵线搭桥为他解决了3万元小额贷款,还利用村互助资金给予了他2万元的支持,使他家的猪舍很快搭建起来。去年,石正奎家的肉猪存栏量达到了40头,一年出售商品猪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
在石正奎的带动下,周永环一班村干部因势引导,庙坝村村民养猪热情空前高涨。去年全村生猪存栏达到了150头,仅此一项让村民增加收入20多万元。
四组村民谭必高是一个低保户,长年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有着一门过硬的养蜂技术,苦于欠缺资金,一年养蜂只能小打小闹。周永环联系帮他解决了小额信贷,及时添加了新蜂箱,谭必高的养蜂量一下子就从原来的10多箱发展到如今的40多箱,年产蜂蜜200多斤,一年稳定增收1万多元。
在周永环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庙坝村像谭必高一样养蜂的村民就达30余户,形成了规模效应,年产蜂蜜3000多斤,实现产值25万余元,许多村民从这项甜蜜的事业中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
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猪肉等山货土特产的销路问题,去年周永环和驻村帮扶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娄斌波一起,在岚皋县城找到专门从事农副土特产销售的冯丽,当年就为村民解决60多头价值20余万元的猪肉销售,让村民养猪无后顾之忧。
去年下半年,冯丽投资在庙坝村创办了岚皋县药尖山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带货直销、专卖店销售等多种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冬至前后,冯丽在村中收购白条猪肉过百头,加工烘炕腊肉万余斤,还带动了蜂蜜、干土豆片等土特产销售,兑付村民资金达30余万元。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周永环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利用村中180万元“三变”资金,分别投入到村中一家药材种植公司和一家农业公司以及六口工业园区,2022年在完成村集体5万元消薄增收任务后,去年又通过投资分红,一举实现集体经济10万元的倍增计划。
在庙坝村,周永环除带领集体和村民发展经济外,他心系百姓,真情为民,更是赢得了一片赞誉。
2021年11月,一场持续多日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塌,大量的泥石流狂泻,造成庙坝村道路出口和河流中断。周永环马上向上汇报,镇县连夜派出挖掘机赶往现场开挖。为避免山石飞落给村民造成伤害,周永环在路边搭起了一个简易帐棚,不分白天黑夜守在现场警戒,劝导群众远离此地。
针对道路受阻、村民生活物资所需,周永环开着自家的面包车义务往返镇村之间,把采购回的米面粮油,通过挖掘机转向对面的群众,就这样一连坚持值守24天,直到道路完全疏通他才最后一个撤离。
2023年9月,二组村民朱时全身患重病,周永环获悉此情及时为他申请了低保后,主持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发出募捐倡议。周永环个人带头捐款500元,全村33名党员积极响应,很快在全村掀起爱心捐款热潮。
在全村广大村民和民主镇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下,短短10天时间,就筹得善款7万元,当周永环和村妇女主任将这笔救命钱转交到朱时全的手中时,在场的家人眼里泛起感激的泪花。
作为村民的领头雁,周永环始终没有忘记为群众谋幸福的职责和使命。前不久,他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向县交通运输局寻求支持,为本村一组30多户村民争取到1.2公里道路硬化项目,目前工程已取得了立项,毛坯路基清理已完成,3月将迎来全面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