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兵 张若男 江昱峰
“俊斌,来,我扶你坐起洗脸,准备吃早饭啦!今早做了你爱吃的酸菜肉丝面,等你吃完早餐,带你去理个发,一会儿我再用轮椅推你到外面走走。”5月6日早上,在岚皋县佐龙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张吉香正忙着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汪俊斌。
这一温暖的场景,在周围邻居的眼中早已司空见惯。自2014年汪俊斌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后,张吉香便不离不弃承担起照顾丈夫的重任,将患难与共的传统美德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1年,佐龙镇花坝村的张吉香经人介绍,嫁给了本镇朝阳村的汪俊斌。几年后,伴随着3个孩子的降临,家庭的负担加重,汪俊斌便辗转河北、山西等地的煤矿打工。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14年,正当张吉香的大女儿考上大学,其余2个孩子也进入县城读高中,一家人憧憬着未来幸福的生活时,不幸却悄然而至。
当年2月,在山西一家铁矿当炮手的汪俊斌,作业中突遇天井坍塌,直接坠入井下的乱石之中,身负重伤的他被紧急送往太原市一家医院救治。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但事故造成汪俊斌胸腔粉碎性骨折、脾脏、肝破裂,下肢被高位截瘫。从此,正值壮年的他丧失了自理能力。
家里顶梁柱倒下了,3个孩子正在读书,公公、公婆年迈,面对这种情形,张吉香时常暗自落泪,但她很快接受了现实,坚强地挑起家庭重担。
每天,张吉香除了洗衣做饭,就是围着汪俊斌吃喝拉撒转,还要抽出空来耕种家中的土地,养猪喂鸡、操持家务,看着妻子辛苦忙碌的身影,汪俊斌深感自责。张吉香安慰他说:“你是为了这个家外出打拼落下的残疾,既然我们是夫妻,就要患难与共,照顾好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年,张吉香把家中最后一位老人送终归山后,她们一家从高海拔的朝阳村,搬迁到了离集镇较近的佐龙村移民安置小区居住。搬到新家后,张吉香特意给汪俊斌安排了一个窗口面对小河、通风采光好的房间,还购买了一张医用多功能护理床,并请人在床头焊接了一个铁架,自制了一个软梯式的“健身器”,锻炼他的上肢力量。
洗脸擦身、接屎倒尿、翻身按摩、洗衣做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汪俊斌卧病在床后,张吉香每天重复着做这些事,却从无怨言。
“我一晚上至少起床两三趟,要替他翻身,即便是白天出门也不会超过2个小时就要回家一趟。”张吉香说,丈夫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自己要掌握好他的饮食量,以及大小便时间,最吃力的是帮他洗澡,时常累得腰酸背疼。
夏天,天气炎热,张吉香省吃俭用为汪俊斌装上空调,自己的房间用的是电风扇。有时,丈夫也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冲着她发脾气,张吉香尽管心里很委屈,但她更多的选择是原谅和忍让。
张吉香说:“自从丈夫瘫痪后,他一个人整天闷在家里,时间久了有点脾气也算正常,自己从不计较,反过来哄他开心。”
为了排解丈夫心中的烦闷,张吉香时常把丈夫抱到轮椅上,推出门遛弯晒太阳,在小区赏花,沿着河边看风景。
平时,看到小区有居民在一起娱乐打扑克,张吉香就会把丈夫背到轮椅上送至楼下,鼓励他参与其中;或把他推到邻居面前,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时间一长,汪俊斌与小区的邻居逐渐熟络起来,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说起妻子张吉香,汪俊斌饱含深情地说:“为了我,她付出了太多了!家中买一点肉和鸡蛋她从来舍不得吃,都留给了我。一句话,妻子对我太好了,要不是她的悉心照顾,我不可能活到现在,也许坟头的树都长有好粗了……”
丈夫瘫痪在床,被定为一级残疾,尽管朝阳村委会及时将一家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但家中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张吉香知道丈夫身边离不开人,只能见缝插针到社区工厂做手工,以补贴家用。
2020年,社区工厂搬走后,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恰逢朝阳村招聘社保信息员和综治网格员,张吉香顺利上岗,每月有800元的固定收入。
有了新工作,张吉香更忙了。每天清晨,照料好丈夫后,她就开启了一天新的工作。
张吉香的坚韧和刚强,为了家庭的辛勤付出,3个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珍视学习机会,发奋读书,寒暑假期回家,姐弟争相照顾父亲,减轻母亲的负担。
值得欣慰的是,3个孩子都没有辜负她和丈夫的期望。2022年,2个女儿分别从东北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小儿子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又考上研究生,一时成了周围群众羡慕的对象,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朝阳村的汪俊来说,张吉香悉心照料瘫痪丈夫,又接连供出3个大学生,硬是把苦日子过出幸福滋味,这期间有太多的不容易,实在是令人敬佩……
面对群众的称赞,张吉香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守护照顾他一生我愿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