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兵
春节前夕,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岚皋的年货市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在县城繁华的建设路上,各式各样的糖果、精美的对联和灯笼、新鲜的水果和肉类,应有尽有。人们穿行在热闹的大街上,尽情挑选自己需要的年货。
“邹老三炒货店”是建设路上20多年的“老字号”,80多平方米的店里摆满各种炒货干果和糖果。装袋、称秤,3名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店主邹学财说,每年到了腊月,自家的店早上6点半就要开门,先是补充货品,接着炒货,店里一天下来有近1万元的营业额。根据往年惯例,往后几天人气更旺,营业额每天也都在2万元以上。
在外务工的李先生刚从宁波返回岚皋,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进店里,他选购了瓜子、花生、松子、开心果、龙眼干、巴旦木等干果,花了近400元。他说,这些是过年的“刚需”,在县城炒货店里顺道买了,下午坐车回家就不用往镇上的超市跑了。自家喂养的有鸡,其他的猪肉、牛羊肉不会买太多,够过节吃就行了,后面可以随时买新鲜的。
水果在过年期间是必需品。在街上一家水果摊前,三五成群的市民围在一起挑选心仪的水果。来自汉滨区瀛湖镇的老板陈服真笑容满面地向顾客推介着,很快就有200多元的进账。
“最近几天,置办年货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每天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估计和去年一样,越是后期生意越好。”陈服真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岚皋县烟火气汇聚之地——肖家坝农贸市场,随处可见拎着大袋小袋采购春节所用食材的市民。
在市场一隅的“茗叶康土特产店”,店主冯丽正在给几位顾客过秤自己烘烤的豆腐干和黑猪肉麻辣香肠。
“进入腊月以来,我家店里的土特产在线上线下销售得特别好,尤其是这几天,回村收购土猪肉熏制的2万多斤腊肉、腊猪蹄等全部提前销完。” 冯丽介绍,今年岚皋县村民过年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自家养的猪不再是全部熏制腊肉留着自己食用,取而代之的是多余猪肉全部出售,换成了一张张“红票子”。
走进县城里的购物广场、惠家超市、盛源生活超市,店内张灯结彩,商品琳琅满目,挑选年货的人明显增多。
市民李女士在店里选购了一些新年饰物和几包调味品。她说,到时卤点猪肉和牛肉就行了,来客了可以随吃随买。现在的超市年节供应丰富,过年了一定要把家装扮一下,欢欢喜喜过大年,保持愉悦的心情。
惠家超市负责人刘志国介绍,目前市民到超市购买商品备年货,基本都是根据家庭消费刚需,有的还制定预算清单,消费十分理性。目前,超市采取打折、消费券优惠等措施带动消费,客流量增多了,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了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