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兵 胡兴建
3月24日,春光明媚,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七梁八坡上一片生机盎然。中午时分,驻村第一书记朱华与陕西中启农投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刘永进,相约来到一处山坡地,看到破土而出的芍药已长到了20多厘米高时,两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在药材基地里,几位村民正在地里锄草春管,大家又说又笑,田间地头一片欢声笑语。
“药材基地建在家门口,各个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给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务工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工资两份收入。”务工领班谢永红介绍,从去年冬天开始,自己就带领村民在地里种芍药、种牡丹,仅此一项,企业就已支付村民的务工工资10余万元。
在地头转了一圈,刘永进显得十分高兴,站在田埂哼着小曲,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他说,最近的几场春雨过后,地里芍药苗儿出得很齐整,看了让人心生欢喜,超出了自己原来的预期,基地里多余的苗子可运到附近的和平、棋盘、大湾村,以及城关镇、佐龙镇、孟石岭镇适生区的村子,足能保障5000多亩地的用苗。
“药材基地在村中流转土地400亩,除种芍药外,还在另外几处坡地种有200多亩牡丹,同样长势喜人。走,一起去看看。”指着对面梁上几处地块,朱华发出了邀请。
沿着乡间小路走向小河对岸的基地,一路桃李芬芳,一路油菜花香,从山林传出的药香,更是迎风扑鼻。
蒋家关村地处巴山腹地,这里山高林密,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是岚皋县魔芋产业化发展的起源地,全国“一村一品”(魔芋)示范村。同时,村中也是中药材发展的理想之地,村民采集野生资源驯化种有淫羊藿、白及、天冬、七叶一枝花、白术等中药材1200多亩;另有黄金茶100亩,烤烟种植400亩,目前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与刘永进一路交谈得知,他是土生土长的蒋家关村人,从90年代末开始,一直从事中药材经营,业务涉及河北、郑州、甘肃、新疆等地。去年,刘永进响应县委、县政府“归雁兴岚”的号召,怀着回报桑梓的初衷,回乡选址岚皋县工业园为药材深加工所在地,随即在岚皋县的蒋家关村、平利县的八仙、洛河镇启动了药材基地建设,在两地种植芍药、牡丹、白术2000亩。
“目前我们村已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引导40多户村民抱团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不但能壮大产业发展,也能解决村民的务工增收问题。”谈及未来,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伍先忠信心满满地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企业进村建基地,形成种植、收购、加工一条龙,中药材发展必将成为继魔芋产业后,全村又一个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药”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