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彭文哲 王岩)“咱们四组人多,乱扔垃圾让大伙犯愁!许多村村民反映,如果多添几个垃圾桶,环境肯定会更好!”岚皋县佐龙镇人大代表柯贤珍将花坝村四组村民的心声带上议事会,立即获得共鸣。短短3天后,16个崭新垃圾桶便立在村道旁,村民纷纷点赞:“这效率真高!”高效解题的背后,是该镇创新推行的“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联动议事机制。
“双代表”机制紧密连接人大代表与热心村民(群众代表)。群众代表如同“民情探头”和“顺风耳”,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将道路、灌溉、环境等村民关切的问题一一记录,直通人大代表联络站。今年以来,该机制已汇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民意信息近100条。
机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得知蜡烛村因天旱和施工导致供水不足,“双代表”迅速联动相关部门实地勘查,会商确定方案,推动老旧供水设施升级改造,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题。
机制还赋予代表监督权。马宗村道路施工期间,群众代表发现部分路段不够平整,立即反馈。在人大代表督促下,施工方迅速返工整改。如今,道路平整顺畅,村民出行更安心。
自“双代表”机制推行以来,花坝村新增垃圾桶解决了垃圾乱扔难题;5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完工,1500多名村民喝上“放心水”;20多公里村组道路完成新修或维修,出行更便利。更重要的是,“双代表”机制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架起了干群“连心桥”。政策传达更顺畅,民声民意直通决策层,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为佐龙镇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