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月
近日,岚皋县城关镇茅坪村三组的“民意直通车”院落会开得热气腾腾,村民围坐一团,纷纷抛出心中所疑所盼:“我想了解种植产业还有哪些优惠政策”“能不能在村里加装一些健身器材”……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振兴,从民生服务到环境保护,大家把心里话说给在场的镇村干部听,干部们现场回应、即时答疑。这场“院坝里的对话”,让在场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以往群众反映困难,需经村(社区)逐级上报。如今,“民意直通车”直接“开”进院落,“收集—分类—交办—处理—反馈—评估” 的闭环机制,让每个问题都有“落脚点”。
该镇“民意直通车”不只是听诉求,更是政策的“移动宣讲站”。“养老保险怎么缴、防汛抗旱要注意啥、人居环境怎么整治……”镇村干部们化身“政策讲解员”,带着宣传册进村,结合村民日常举例子、打比方,还搞起趣味问答。“一带一盔是指什么”“汛期自家屋后的排水沟得提前清”……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把政策吃透,有不懂的当场追问,实实在在做到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同时,该镇“民意直通车”还是培育文明乡风的“播种机”。干部们借着院落会宣讲“四美民风”,劝导村民们不搞大操大办,抵制升学宴、谢师宴等铺张浪费风气。
据了解,自今年4月以来,该镇以“基层治理精细化”为靶心,创新推出 “民意直通车”,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镇领导干部主动下沉村(社区)的农家院落,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院落会、板凳会70余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00余件。
不久前,号房湾社区居民郭孝成家院中的大树倒落,砸坏了邻居贾文翠的空调外机。赔偿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他通过“民意直通车”反映了困难。镇、社区干部迅速响应,主动上门调解,矛盾得以顺利化解。“多亏了这个平台,让我能第一时间反映问题!”事后,郭孝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而在平日,“民意直通车”将村民聚在一起,大家围坐一团,谈民生、聊家常,邻舍感情在一次次交流中逐渐升温,以往一些争执不下的小摩擦,也在“见面三分情”的氛围中悄然消融。
从政策的贴心解读到问题的快速解决,“民意直通车”以接地气的方式架起了干群“连心桥”,让干部走下去、民意传上来。目前,该镇第二轮“民意直通车”已覆盖15个村(社区),该镇还将延伸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将“民意直通车”融入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当中,推动更多可观可感的民生实事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