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小东
在宁陕县龙王镇河坪村提起“水娃子”,群众都要比个“大拇指”,有时还来一句:“胸别代表证,心装老百姓”。
水娃子叫杨德成,是龙王镇人大代表,用群众方言形容:手艺多、热心肠、肯帮忙,50余岁的杨德成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水娃子”。
“回头一开春,就要平整秧田,涨水导致大堰头的堰渠石头都填满了,有的地方都垮了,你能不能组织人疏通嘛?”河坪村河北组群众前年冬天最关心的一件事。
“水娃子”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家一合计,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挨家挨户组织群众“出劳力”,开始修堰渠。他自己的“石匠把式”也派上用场了,凿石头、运石渣、清淤泥……
在“水娃子”的带领下,20余人热火朝天的忙碌了一整天。“去年,稻子涨势好得很,铁炉坝的新米都卖3.5元,‘水娃子’功不可没。”村民刘明财高兴地说。
“我们胸前别的代表证,不是开会做样子的,总要想办法给群众办一些实事。”在代表小组联络会上杨德成坚定地说。像这样看似不大,但群众很急切的“小”事,“水娃子”今年搞了5件。
独居老人王洪财是杨德成的联系户,去世的时候,2个外嫁女儿都不在身边,杨德成里里外外张罗,连熬两夜,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手不够,他带头蹚过初冬的河水,送老人上山。
事情料理完后,杨德成感冒了,在卫生室挂上了“吊瓶”,王洪财的女儿王小平心中过意不去,执意要封一个“红包”表示感谢,但被杨成德果断拒绝。
在河坪村群众心中,家里的大小事“水娃子”就是他们最认真、最贴心的“金牌管事”。
“我虽然算个手艺人,但文化程度低,念书少,你代我写一句话:桥面整好了,桥墩还要想办法筹资加固,满意度只能是基本满意。”杨成德对龙王镇代表联络站工作人员说。
村内的跨河铁索桥,始建于1983年,是两个组和安置点群众的生产生活主通道,桥面多年未翻新,钢索也松动了,人一走上去就摇晃得厉害,尤其是背东西的群众和接送学生的家长意见很大。
“水娃子”收集大家意见后立即向河坪村委会、镇人大主席团反映,镇村在帮扶部门的帮助下对桥面进行了维护,更换了桥板。“现在这座老桥焕发了生机,夏天桥上乘凉观光的人多得很。”村党支部书记高忠满对此非常满意。
据悉,在龙王镇像“水娃子”这样“接地气、办实事”的人大代表还有不少,他们建言践诺,紧贴民心,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从需处入手,向实处发力,多途径收集民情民意,积极献言献策,带头解决问题、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发展增收。仅2023年各级人大代表为全镇办理各类实事70件,协调解决问题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