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金娥 胡晓雪)在宁陕县中心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里多了一份特别的“牵挂”——院外那片菜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近日,这片由敬老院租下的菜地迎来了丰收季,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老人们来到田间,用熟悉的农活开启新的一天。
在菜地里,老人们弯着腰,锄头轻轻一挖,圆滚滚的土豆便从土里滚了出来。大家看着袋子里渐渐堆满的“战利品”,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不远处,几位老人正忙着摘黄瓜、掐辣椒,翠绿的藤蔓间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农活,成了大家最受欢迎的“日常项目”。
75岁的王永清老人从年轻时起便是个“农把式”。“我从小就种地,现在在敬老院也能种,身体越种越好,健康!”王永清乐呵呵地说。拔草、采摘、装袋,一套活儿干下来,身子骨舒展开了,当看着自己种的菜端上桌时,心里更是踏实。“自己种的黄瓜、辣子、洋芋,今天我们把它摘了,自己种的,吃得安心。”
和王永清一样,院内不少老人年轻时都与土地打交道。现如今,有劳动能力且热爱农事的老人都重操旧业,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心里也添了份念想。
这份念想源于敬老院的暖心安排。为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滋味,院里每年都会租下周边农户的田地,依着时令种上各色蔬菜。成熟后,敬老院再把这些新鲜作物回购,端上老人们的餐桌。从播种到收获,老人们只要有兴致,都能到地里搭把手,年底还能领到一笔工钱。
如今,这片菜地不仅产出了新鲜蔬菜,更长出了老人们的精气神。农耕活动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找到熟悉的生活节奏,在协作中唠家常、解闷儿,身体动起来了,心里也亮堂了。
近年来,宁陕县始终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记在心上、抓在手上,除了农耕活动,还经常组织棋牌赛、趣味游戏、文艺汇演等文娱活动,让老人们的日子过得充实又舒心。从田间地头的忙碌身影,到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养老服务正从“保基本”向“提品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