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卓
“宁陕自然禀赋优越,近年来,全县大力发展农林产业,我想进一步了解当前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宁陕县政协常委、工商联主席廖蔚娜开门见山地说。
“我县中药材品质优良,但存在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有竞争力的优势品牌等短板。下一步将按照‘选育良种、建优基地、培育主体、科技创新’四大重点,构建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和康养旅居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县农林水利局局长郑常涛坚定地回答。
7月17日下午,在宁陕县政府、县政协联席会议上,33名县政协界别委员、在宁市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与各镇、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共议发展。
“县城用水一直是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在此,我想了解县城供水第二水源地水库项目建设及供水情况。”“群众对丹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比较关心,这个项目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交流互动环节,县政协委员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纷纷提问。委员提出的问题紧扣群众关心关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逐一答复。
“全县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分析客观、措施有效,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们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选择调研课题,在田间地头发现新问题、寻找好办法,为县委、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依据。”在听取县政府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后,委员们纷纷表示。
利用会议平台关注经济发展、关心民生实事、积极建言献策的好做法,得益于县政府、县政协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12月,县政府主导制定《宁陕县政府县政协联席会议制度》,包括健全经常性联系制度、重要工作相互支持制度、重要工作通报协商制度、县政府县政协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等8个章节、32项具体要求,搭建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盖的“零距离”沟通协商平台。
县政府、县政协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联系上更加紧密,在协商为民上更加用心用力,以高频互动、高效沟通、高质办理,推动政情及时互通、工作随时对接、成果高效转化,不断推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办理由“办结”向“办好”转变,真正把“有用之言”转化为“有益之事”。近两年来,委员提案办复率、委员满意率均为100%。向市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62条,被市政协采用26条,被全国政协采用1条;向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2条,大部分得到采纳落实。
接下来,该县将不断推动制度落实见效,把联席会议上收集到的委员建议和群众诉求进行清单管理、定期对账、跟进问效,全力以赴解决群众所盼、百姓所求,更好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