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辉
“以前街上杂乱无章,车辆横七竖八地停放,看着就让人心烦。”老曹一边擦拭着指示牌,一边感慨,“如今画好了停车线、安装了挡车杆、规划了停车位,大家也都乐意扫码缴费了。”宁陕县停车收费员曹勇信见证着这座山城从“车辆乱停”到“有序管理”的转变。
在县医院周边,34个新增泊位让就医群众不再为车位“兜圈子”;在第二幼儿园门口,一个生态停车场为孩子们上下学筑起安全屏障;林业局家属院的围墙和储藏室被拆除后,变身为居民的“回家车位”……宁陕县紧扣群众“急难愁盼”,从“科学规划、精准布局、智能管理”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腾退闲置用地、改造边角地块、挖掘地下空间等方式,累计新建和改造22处停车点,新增849个规范化停车位,逐步缓解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近年来,宁陕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提出构建“15分钟停车圈”目标。采取“分类施策、分片推进”策略,推广“立体停车+智能管理”模式,探索“空间挖潜+错时共享”机制,既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也体现城市管理的温度与精度。
在G210国道子午路旁,一座可容纳48辆汽车的立体智慧停车楼正有序运转。城关镇居民陈立轻触停车楼前的电子屏,随着升降设备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私家车被稳稳送入指定车位。
同时,优化停车收费政策,实行“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机制,动员全县所有住宅小区和机关单位在节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停车位,为市民提供限时共享停车位,推动停车治理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一个个小泊位,停的是车,暖的是心。”宁陕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富林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县城停车场建设,计划再新增停车位1200个。同时,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停车资源的挖潜与利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