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康魁
“您好,我是县政协办,近期有群众反映,东河市政路与来安桥交叉路口由于多条道路汇集,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我办准备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微协商’,请县住建局派员参加。”
“您好,杨委员,我们准备在东河市政路与来安桥交叉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微协商’,请您参加!”“您好!徐委员……”经过一番电话联系,一场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要协商内容的“微协商”迅速确定下来。
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县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办负责人、县住建局分管领导、部分政协委员一同来到现场,实地察看该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围绕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想办法、出点子、提建议。经过沟通交流和现场协商达成共识,由县住建局负责在交叉路口适当位置安装交通球面镜,减少视野盲区;督促市政道路施工单位在工程结束后及时拆除施工围挡。两日后,一面崭新的交通球面镜出现在相关路段交叉路口,有效保障过往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得到群众高度赞誉。
这一可喜变化,得益于宁陕县政协出台的“微协商”工作制度。该制度规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协商前调研、协商中研判、协商后跟进落实,形成全过程闭环。通过前期调研,详细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依托区域和界别委员工作室、各镇政协联络组等协商平台,采取“会议协商”和“现场协商”相结合,灵活运用“院落路边协商”“田间地头协商”“村头巷尾协商”等形式开展微协商;开展协商成果落实回头望活动,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发现协商成果落实有困难需要协调的,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再协商、再跟进,努力当好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代言人”,真正让“微协商”惠及“大民生”。
如今,“微协商”已然成为宁陕县政协履职为民、服务为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成为政协履职的“新常态”。近年来,宁陕县依托区域和界别委员工作室、各镇政协联络组、县政协专委会等协商平台,开展“微协商”150余次,解决具体问题130余件。“有建议向政协反映,有难题找政协协商”成为宁陕县政协履职实践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