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杜敏
初冬已至,但在宁陕,一场场“村光大道”活动带来的效应,让山城充满热闹与温暖。
山珍出山、游客入城、民宿爆满……这座人口仅7万的小城,秉承“来到宁陕都是客”的理念,用全民力量,让宁陕成为游客的“首选地”、群众的“致富场”。
农产品热销线上线下
“宁陕本地的核桃仁、蜂蜜、锅巴,很受游客的青睐!”在距离“村光大道”舞台仅几十米的山珍市集里,摊主柯玉霞热情介绍着各种产品,忙个不停。
该县在舞台外主干道开设“村光大道有好市”,这个特色农产品售卖区让香菇酱、土蜂蜜、腊肉等成为“热卖单品”,累计销售收入超15万元。
不止活动现场的特产热销,宁陕县城内特产店的生意也迎来了“春天”。宁川土特产店的店主曹忠武,每天一大早就忙着切腊肉、密封装箱。“有了‘村光大道’,每天进店的客人比以前多了一倍,必须提前备货才够卖。”他算起账来满脸笑意,“往年每月营业额也就5万元左右,现在直接超过10万元了!”
活动带火的不只是产品,还有新型的售卖方式。作为直播 “领头雁”的蒲宏田,从没落下一场“村光大道”专场直播,带动农产品的线上销售额增加15%,皇冠镇民宿入住率同比涨了40%。
宁陕县邀请专业团队开展电商培训,培育2000余名乡村主播,让农户、个体户、返乡青年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将山珍特产与非遗文化、民俗表演结合。
数据显示,全县已实现旅游收入9.84亿元,增长60.8%;农产品销售增长49.4%,线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
全域消费持续升温
“不好意思,周末的房间订满了,下周三还有空房。”秦海悠谷民宿业主柯贤浩挂了电话,又赶紧去收拾客人刚退的房间。从7月初开始,他的民宿几乎天天满房。“以前淡季得靠降价吸引客人,现在‘村光大道’一办,提前一周房间就被订满了,根本不愁客源。”柯贤浩笑着说。
同样笑得合不拢嘴的,还有祥洲大酒店的销售经理吴丽。“活动启动前,周末入住率只有60%,现在直接冲到95%!”吴丽介绍,为了留住游客,酒店推出“观演+住宿+酸梅汤”套餐,成为爆款,“游客看完演出回酒店,喝着冰酸梅汤聊节目,都说这趟来得值。”
游客多了,餐馆的烟火气也更旺了。每周六晚,宁陕县城丽丽家常小炒店外坐满了来看“村光大道”的客人。店主徐必俊说,今年是他开店20年以来最忙的一年,到了周末,店内包间根本不够用,必须在店外加桌,但每月近10万元的营业额,让他觉得再忙也值得。
最热闹的还要数迎宾大道夜市。免费啤酒、冰镇饮料吸引游客驻足,“周六一天的收入比周内5天加起来还多。”店主王师傅感叹道。
不仅县城内,镇上的农家乐生意也日渐火红。皇冠镇二嫂农家菜负责人龚凤每天清晨就开始忙碌备菜,腊肉炒竹笋、洋芋粑粑是游客的必点招牌。“每天营业额能有3000元,比以前翻了两倍!”龚凤说。
据了解,活动期间,宁陕县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362个潮汐摊位,让宁陕的夜间消费增长超50%。
全民参与协同引客
“大姐,这边有座位,再给您拿两根荧光棒!”9月26日晚,“村光大道”年度盛典的活动现场,志愿者小王穿梭在演出现场,为游客指引方向。
这样的暖心服务,在宁陕还有很多。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节目,宁陕“主动出击”,将主舞台座位一次次扩建,从1200个增加到2100个,还在县城分会场——城内另一广场的电子屏下,设置了几百个座位,以最大的诚意服务好各地游客。
各部门合力赋能。文旅部门统筹协调“村光大道”全民文旅活动的组织筹办,宣传部门联系做好传播工作,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安保,乡镇干部化身“后勤部长”,社区、村“两委”发动群众,美化乡村,解决游客吃、住、玩等系列问题。22场“主题之夜”、300多个“沾着露水、带着泥土”的节目,1000余名群众、干部登上舞台,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为宣传宁陕共同发力。
从舞台延伸到产业链,渔湾逸谷等民宿集群借势推出“观赛套餐”,筒车湾景区把演出门票与漂流项目捆绑销售,西安的旅行社也开通了“村光大道专线”。宁陕群众用最“走心”的服务,留住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向游客让票、为游客让路,各单位、企业、小区全面向游客开放停车场……在全民努力下,“村光大道”活动开展以来,宁陕共接待游客180.11万人次,增长73.13%,为这个小城增添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