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奕君
眼下正是烟苗移栽的黄金期,移栽后的烟苗根系脆弱,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扎根。但近期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天气,浇灌成了村民们的焦心事。
张才军在浇灌烟苗 沈奕君 摄
1979年出生于平利县广佛镇松河村的张才军,平时喜欢改装农具,做些“小发明”。在移栽烟苗的过程中,他一边抗旱浇灌,一边总结经验,通过把高压泵引入的大水管换成小水管,改装喷药设备,配置出水开关,添加刻度量杯,使浇灌设备“脱胎换骨”,不仅提高了浇灌效率,也提升了浇灌速度,节省了水资源和人力,有效解决了大水漫灌、操作困难、效率不高等短板问题。
“原来我们挑水浇地,一天一个人只能浇一亩地,现在用这种设备浇水,一天浇十几亩。原来挑水浇地累得不行,还浇不了太多,现在很轻松,两个人管子一拉,浇十几亩地都不会太累。”松河村村民柯恒英说。
之前,张才军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回到安康。因为对农业感兴趣,而且喜欢“研究”农器具,镇里就动员他发展农业。他流转土地,成立了合作社,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024年开始发展烤烟,今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达到80余亩,种植水稻100余亩,发展烤烟200亩。
“200亩烤烟,如果挑水的话,要花4万多块钱,通过设备改装,降低了一半的成本,计划20天栽完的烟苗,预计13天就能栽完。”张才军说。
据了解,今年平利县种植烤烟面积6000亩,分布9个镇、23个村、146户。为抗旱保苗促移栽,平利县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烤烟抗旱保苗移栽工作的紧急通知》。截至目前,全县启动抗旱移栽农户87户,移栽面积1053亩,已开展人工降雨2次,广佛、城关、长安为抗旱移栽提供汽油抽水泵6台、洒水车3辆,动员种植大户自行组织运输三轮车30辆、自购抗旱水管5000余米开展抗旱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