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平利
群文新景唱欢歌
2025-04-30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陈力KcH安康新闻网

“只要有演出,我就会来看,感觉一天的疲劳就没有了。”傍晚时分,平利县长安镇高峰村村民刘进海来到长安镇文共体分中心。在文共体分中心和附近的广场,轮番上阵的弦子腔、乐器演奏、合唱、舞蹈、花鼓、采莲船……通过能人带动引领、群众主动参与,进行宣传宣讲、传习排练、小型演出,大家身在其中、乐在其中。KcH安康新闻网

KcH安康新闻网

文化是民生之需、振兴之要。2024年以来,平利在县镇村联动建好紧密型文共体,持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文化均衡供给、互通共享新格局,让城乡群众享受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助力发展大局,赋能乡村振兴。KcH安康新闻网

“大餐”“小菜”俱纷呈KcH安康新闻网

“醇厚的平利茶,致敬奋斗的自己;飘香的平利茶,献给远方的客人。”在近日举办的“我们这5年——平利县‘致敬奋斗的自己’群众文艺汇演”中,舞蹈节目《一片青叶一生情》将平利茶产业、茶景观、茶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KcH安康新闻网

4月18日,“建好文共体,文化润民生”平利县2025年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在女娲文化广场举办;4月19日,“我们这5年——平利县‘致敬奋斗的自己’群众文艺汇演”在女娲文化广场举办;4月20日,平利县2025年“春茶韵”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在城关镇翠茗园举行。KcH安康新闻网

群众创意、群众参与、群众上演、群众体验。近段时期的平利,文化“大餐”美轮美奂,文化“小菜”精彩纷呈,徐徐绘就文化惠民、文化润民的绚丽图景。KcH安康新闻网

“飞檐之下听民乐,五峰楼里赏情景。”身着古典服装的女子翩翩起舞,琵琶、古筝、竹笛和二胡弹奏《琵琶行》《如愿》《梅花三弄》《刀剑如梦》等,平利县城沉浸式民乐情景秀4月中旬惊艳开启,“家门口的戏台,有才你就来!”群众K歌公益性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关镇龙头村则为游客精心打造了《茶香情韵》沉浸式实景演出,演出融合了当地民歌、采茶、制茶等民俗场景,茶农以茶园为“舞台”,“这边唱来那边和”的热闹氛围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茶乡风情。KcH安康新闻网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平利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女娲文化、农耕文化,弘扬红色文化、茶文化,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文艺精品。按照一月一场高质量文化活动要求,平利办好农民丰收节、戏曲进乡村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内涵、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KcH安康新闻网

阵地人才双提升KcH安康新闻网

4月23日,平利县图书馆城关镇中心小学分馆揭牌。在流动图书车前,学生沉浸式体验VR虚拟现实设备,探索海洋宇宙,感受科技与阅读融合的魅力。此外,现场为在校学生办理图书借阅卡,同步开展“图书漂流”和“小读者荐书通道”活动,切实满足学生阅读需求。KcH安康新闻网

“党的精神放光芒,守正创新好思想。而今迈步新时代,接续奋进再远航。”在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的文化广场,社区文艺爱好者王明亮组织社区群众排练说唱节目《说唱老县》。“现在的文化广场有了高清电子大屏,音响和灯光也是一应俱全,我们排节目、搞演出的劲头更足了!”协调、排练、创作,王明亮每天忙得不亦乐乎。KcH安康新闻网

平利推进文化供给,重塑更新全县11个镇文化站、145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工人文化宫、档案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图书馆建设,持续扩大公共文化阵地和空间。实施理论武装铸魂、优秀文化传承、孝义善举培育、文化建设提质、以文塑旅增效“五大工程”,提升文化服务。KcH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文化馆有着一支文艺轻骑小分队,常年下乡到村进社区进行巡回演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精心编排的舞蹈、独唱、表演唱、地方传统戏曲、音乐快板轮番上阵,尽可能地使用“大白话”等百姓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舞台表现形式。文艺轻骑小分队一专多能,身兼数职,每位演职人员都不仅仅是演员,还身兼司机、舞台布置、音响师、对接联络员、摄影师等重要任务,大大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KcH安康新闻网

传统非遗绽新彩KcH安康新闻网

4 月 18 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已失传及濒临失传剧种研究》首席专家、浙江音乐学院戏剧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文峰一行深入平利,调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弦子腔”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KcH安康新闻网

“平利弦子腔在2007年5月,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86年,弦子腔古典戏《拾玉镯》参加陕西首届艺术节演出,荣获一等奖。1997年,平利组织文艺工作者进京演出弦子腔现代戏《审女婿》,荣获第七届群星奖铜奖……”听了平利县文化馆馆长陈尚忠的介绍后,刘文峰很是感慨地说:“弦子腔很有特色,很有价值,一定要好好保护下去,好好利用起来!”KcH安康新闻网

同日,在2025年全市群文工作会上,平利县兴强绞股蓝茶非遗工坊被评选为“优秀非遗工坊”,朱家银被评选为“优秀非遗传承人”。KcH安康新闻网

留住非遗记忆,传承文化薪火。弦子腔从这里飘出,女娲传说深邃悠远,牛王国漆流光溢彩……近年来,平利鼓励非遗文化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推出更多文创产品,非遗已经成为平利文化的新标识,让大地流彩,让日子生香。KcH安康新闻网

“我们努力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领略漆器的独特之美,感受漆艺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在守正创新中将这项传统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在位于城关镇龙头村的牛王生漆非遗展馆,省级非遗传承人、陕西龙头国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端姣向游客讲述漆器的发展历史和制作技艺。在她身后,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光润似玉、流光溢彩。KcH安康新闻网

现如今,“牛王漆”被评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西龙头国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牛王国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安康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该公司的“金虫漆器制作”项目获陕西省工艺美术保护项目一等奖,袁端姣的系列作品“闭月羞花”获国家级“中国非遗传承人薪传奖”优秀奖。 KcH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