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山 谢先财
“大家快坐下,开饭喽!今天有粉蒸肉、蒸鸡蛋、清炒时蔬,都是咱老人爱吃的软和菜!”每天一到饭点,平利县长安镇西河村的“颐养餐坊”里总是飘着饭菜香。这座位于山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小食堂于6月26日正式建成投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西河村安置点现有住户47户9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2人,占比45%,且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占比超四分之一。“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加上年老体弱,常常简单应付一餐,吃剩饭冷菜更是常事。”驻村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该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院落会等方式集思广益,最终确定将安置区一套52平方米闲置房屋改造成小食堂,并取名“颐养餐坊”,聘请专人管理,每日提供平价餐食。
餐坊内设有就餐区、厨房、储物间等,配备适老化桌椅和无障碍通道,引入标准化消毒设备,生熟食品实行分区管理,让老人们不仅吃好吃饱,还吃得放心。为确保餐坊正常运转,西河村探索出“政府支持+社会助力+集体投入”的多元筹资模式: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发动乡贤、爱心企业捐赠米面油等物资,并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划出专项经费补贴运营。多方联动让餐坊从筹建到运营一路“提速”,如今每天能为10余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餐坊开业当天,乡贤李老板便捐赠了500公斤大米、50公斤菜籽油,其他爱心人士也送来了瓜果蔬菜。77岁的尹大爷端着热乎的饭菜感慨:“没想到老了还能在‘家门口’吃上‘食堂饭’,每顿才2块钱,实惠又美味,党和政府真是把好事办到我们的心坎上了!”
“颐养餐坊”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老人们的“精神乐园”。在这里,他们不仅能享用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还找到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用餐时,邻里间唠家常、聊农事;饭后,餐坊还组织政策宣传、健康讲座、棋牌娱乐等活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人陪伴,就是对老人们最好的礼物。贴心的服务,让“颐养餐坊”成为安置小区老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托,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党和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我们计划扩大覆盖面,不断优化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和弱势群体受益。”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兴表示。从“住得下”到“过得好”,该村“颐养餐坊”的烟火气里,藏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这方小小的空间,正用一餐一饭的温暖、一点一滴的关怀,稳稳托起老人们的“夕阳红”,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