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平利
杨昌学的“魔芋经”
2025-07-21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吴永杰mdd安康新闻网

“一亩田,九亩坡,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箩筐,蒸一锅……”mdd安康新闻网

“树林下面有了‘宝’,日子一天一天好。企业开在家门口,顾了家庭和老小……”mdd安康新闻网

在平利县广佛镇东南部的山坳深处,东山寨村村民口中的顺口溜,讲述着此地的发展和变化。mdd安康新闻网

走进东山寨村林下魔芋种植基地,绿意盎然。该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杨昌学,蹲在林带中查看魔芋长势。“赶在下雨前,我们对魔芋进行了除草、施肥,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mdd安康新闻网

2015年,杨昌学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后,发现村里产业薄弱,村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妇女和老人,家家种的是土豆,产量低、收入也低。”杨昌学回想起10年前村里的状况感慨道。mdd安康新闻网

咋就想到发展种植魔芋?原来,杨昌学早年间就在外地从事魔芋种植加工行业,对种植魔芋有一定经验,了解市场行情。而且魔芋是传统产业,种植简单,在市场上价格、销量都还不错,每亩产值能达到8000元以上。“我们村林地面积大,非常适合种植魔芋。”杨昌学说。mdd安康新闻网

然而,想法和现实总是有差距。“以前种土豆,收入虽然不多,也有1000多元。突然要发展魔芋,能不能挣钱?销路怎么办?购买种子、肥料的成本会不会太高?”村民对发展魔芋产业心存疑虑。mdd安康新闻网

“我给你们免费发种子、肥料,销路我来找。”面对质疑,杨昌学挨家挨户做工作:“魔芋第一年投资比较大,主要还是在种子和肥料上。但第一年过后,成本就随之降低。每年10月是收获季节,可采取挖大留小的办法,循环发展。”mdd安康新闻网

在杨昌学耐心劝说下,村民们最终打消了顾虑。2016年,杨昌学带头成立了东山寨村魔芋种植合作社,采取“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发展模式,引进“安魔218”魔芋品种,种植魔芋1600余亩。mdd安康新闻网

林地种植,好在哪儿?mdd安康新闻网

杨昌学指着林带中的魔芋说:“魔芋对土壤要求高,一般田间土地,3年需更换一次种植地。如果不更换,就得使用碳酸钙肥料,每亩地用肥需200斤,这样成本也增加了。另一方面,魔芋讲究‘四分阳光六分阴’,林下种植能为魔芋生长提供良好的荫蔽环境和肥力条件,还可复原生态,减轻病害的发生,提高种植效益。此外,土壤使用周期长,一般情况是5年,一举多得,形成良性循环。”mdd安康新闻网

在合作社的精心管护下,当年东山寨的魔芋就迎来了大丰收,带动村民户均增收4000元。mdd安康新闻网

“原本以为好日子可以持续下去,哪想到,2017年鲜魔芋在市场上就‘不香了’。咋回事?”杨昌学边琢磨、边调研。原来,涌入魔芋产业的群体越来越多,市场上鲜魔芋的需求已经渐渐饱和。mdd安康新闻网

“必须转型升级。”杨昌学明确了方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学习。2018年,杨昌学成立了平利县原生味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全县唯一集魔芋、土豆、竹笋等农特产品加工、实验、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厂房。mdd安康新闻网

自从建了厂房,杨昌学就一头扎进实验室。“主要检测魔芋粉的水分、干度。之后,根据市场需求,将魔芋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每一级的价格分别为每吨9万元、7.8万元、7万元、6万元。”杨昌学说,平均每年加工生产魔芋粉100多吨,主要销售到湖北襄阳、宜昌等地的食品公司。mdd安康新闻网

产品转型升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魔芋粉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杨昌学亮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收购魔芋500多吨、土豆300多吨、竹笋200多吨,收入60多万元,直接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目前全村已有108户村民种植魔芋,村集体收入增加5.8万元。mdd安康新闻网

谈到乡村振兴,杨昌学望着满山的魔芋,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依靠独有的山林资源,发展更多市场需求大的林下产业,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mdd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