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雅琳
“现在托管机构证照齐全,留样柜也规范使用,我们再也不用为选‘小饭桌’发愁了!”日前,平利县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这份内心的安稳,源于平利县人民检察院为“小饭桌”做的一次全方位体检。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校外托管需求不断增长,“小饭桌”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但也隐藏着食品安全隐患。
今年5月,平利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时发现,县域部分托管机构存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供餐食、未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厨房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盲区。
“小饭桌”虽小,却是关乎孩子健康的大事。该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后,依法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用餐安全。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8人次,检查学校、托管机构、“小饭桌”等重点场所182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2处,有效遏制了无证供餐等乱象,推动建立了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院以“小切口”扎实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先后办理“直饮水安全”“兽药销售”“民宿餐饮”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件,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食药安全问题,为提升县域平安建设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