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石泉
石泉:让“新居民”乐享“新生活”
2024-09-05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孟少猛nLT安康新闻网

漫步在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一幢幢住宅楼整齐排列,一条条道路宽敞平坦,一片片绿化带点缀其间,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金蚕公园里、滨河长廊中、活动广场内,处处洋溢着搬迁群众的欢声笑语。nLT安康新闻网

西苑社区是石泉县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4500余名居民来自21个镇70个村,是典型的“大杂居”。从山坳坳搬进西苑社区的脱贫群众刘文波,2017年在易地搬迁政策扶持下,一家五口住进了漂亮的新楼房,幸福生活自此开启。nLT安康新闻网

“以前家住高山村,赶集上街要走2个多小时,小孩上学也极不方便,全家人靠种地、打工维持着基本生活。”刘文波说,搬到这里后,社区帮他和妻子都联系到家门口工作,孩子就近上学,假期在社区儿童成长家园还有志愿者辅导管护,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nLT安康新闻网

“十三五”期间,石泉县累计建成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117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956户15909人,其中跨镇、村搬迁群众有3233户9504人,占总搬迁人口59%。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怎么写?该县结合实际创新建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135”石泉模式,有力推动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好、快致富”,成功书写易地扶贫搬迁民生考题的“石泉答卷”。nLT安康新闻网

石泉县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责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4个部门和各镇为成员单位的易地搬迁后扶工作领导小组,增设石泉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中心,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安排、有落实。具体实践中,按照“135”后扶工作思路,以创建搬迁安置点“文明小区、幸福家园”为引领,以推进设施配套、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三完善”为基础,以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支撑”为关键,以落实财产、公共、民主“三权益”为保障,不断实现三业覆盖全员化、常态管理智能化、办事服务便捷化、邻里关系亲情化、权益保障公平化。nLT安康新闻网

该县统筹各类资金1.3亿元,用于安置区配套建设和短板补强,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实施小超市、小库房、小餐桌、小课堂、小厅堂、小菜园“六小”暖心工程128个。为确保搬迁群众权益不受影响,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负责房和人”模式,由公安部门制定“绿色居住卡”,确保搬迁群众原来享有的土地承包权益、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保持不变。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易地搬迁群众联办代办实施办法》等多个文件,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nLT安康新闻网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书记民情三本账+‘321’基层治理”的社区治理模式,发挥各级书记和网格员“关键人”作用,通过“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办好民生“关键事”,织密安全“防护网”,形成了“群众说事、书记接事、组织办事、安宁无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文明示范和居民自治,各安置点新发展党员,并选派党建指导员到社区精准指导,成功创建多个星级搬迁社区,实现100户以上安置区全覆盖。开发“智慧代办”小程序,延伸办事服务渠道。常态化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政策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nLT安康新闻网

聚焦增强搬迁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这一关键,着力在稳就业、抓产业、促增收上下功夫。按照因地因户施策思路,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措施,确保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搬迁社区,全面推行“总部企业+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采取一对一推送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全力推动搬迁群众高质量就业增收。目前,全县16至60周岁易地搬迁户中有5181人实现就业,全县正常生产经营的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的新社区工厂已达36家、家庭工坊66个,吸纳和带动就业达到2000人以上。聚焦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持续引进28家富硒食品(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探索形成“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千家万户”发展模式,提升联农带农综合效益,辐射带动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0多个、建成标准化产业示范园30个,带动3000余户易地搬迁群众增收致富。nLT安康新闻网

 nLT安康新闻网

 nLT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