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玉鑫)连日来,石泉县喜河镇1000余亩烤烟陆续进入采烤黄金期。走进喜河镇蔡河村、福星村、双沟村田间地头,烟农们穿梭在肥硕的叶片间,动作娴熟地忙着采摘、捆扎、搬运,碧绿鲜叶在炉火的淬炼下蜕变为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我家今年种植烤烟100亩,亩产烟叶预计300余斤,算下来年收入能有20多万。每天都有十几个村民来务工,家门口就能挣钱,大家都乐意来。”蔡河村烤烟种植大户孔令军算起收成账,脸上乐开了花,这是他种烤烟的第六年,靠着勤恳和技术,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他说:“今年烟苗能顺利移栽多亏了镇村干部的帮助,专门派了技术员来教我们科学灌溉和烘烤技巧,现在烤出来的烟叶颜色、厚度都比去年好。”
“今年的烤烟丰收来之不易,在烟苗移栽的关键时期遭遇罕见旱情。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开展烟苗抗旱移栽专项行动,为全村400亩烤烟的成功移栽提供了保障。”蔡河村党支部书记叶胜国说,汩汩清流顺着新铺的滴灌带滋润着干渴的烟苗,丰收的画卷也在抗旱保苗的实际举措中徐徐铺展。
烤烟产业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直接收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烟叶管护、采摘、烘烤等环节,有效吸纳了周边村庄近70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烤烟忙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务工还能顺带照顾家里,我很满意了。”一位在烤烟棚务工的双沟村村民说道。
今年以来,喜河镇紧紧围绕“一带五区”发展规划和“六个千亩示范工程”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全力打造烤烟产业示范基地,以蔡河村、福星村、双沟村三个烤烟专业村为核心,形成了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千亩烤烟基地。目前全镇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余亩,带动烤烟种植大户6户稳定增收,同时为10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务工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