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兵
今年以来,石泉县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将项目建设作为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杠杆”,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通过 “谋项目、抓建设、促投产”的全链条发力,推动一批农业、文旅、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让发展动能持续迸发,民生福祉不断升级。
走进云雾山镇丁家坝村,秦巴鬼谷子陕西标杆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现场一派繁忙,1号蛋鸡养殖厂房已率先建成投用,4万余只蛋鸡在全自动化鸡舍内活力满满,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监测鸡群生长情况,预计11月这批蛋鸡就能进入产蛋期。
“目前1号厂房已经投入使用,2号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这个月底就能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两座厂房加起来总共能容纳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石泉县鑫瑞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周扬帆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不仅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育雏舍与产蛋鸡舍,还引入了行业领先的全自动化机械控制生产线,从饲料投喂、环境调控到鸡蛋收集、粪便处理,全程实现“无人化”操作,大幅提升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
项目还配套规划了储藏仓库、饲料库、鸡粪处理加工区、代养园及水塔等设施,将形成“养殖—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带动丁家坝村及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还能提供更多稳定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周扬帆表示,项目还将严格控制畜产品安全质量,确保产出的鸡蛋符合国家防疫标准与食品安全规范,为石泉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在后柳镇永红村,金甲谷民宿集群项目的推进同样如火如荼。“我的民宿总投资200余万元,是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高端精品民宿,目前能同时接待70名左右的客人,10月底已正式营业。”王登高兴地说,运营期间客房预订率持续走高,这让他对民宿的发展充满信心。
金甲谷民宿集群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依托金甲谷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与后柳镇“汉江风情古镇”的文旅资源,将永红村多家分散的民宿“串珠成链”,打造具有统一风格、差异化特色的民宿集群。据了解,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客房49间,进一步填补区域高端民宿供给缺口,提升石泉县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品质。
“为了让民宿集群‘留得住客、吸得回头客’,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基础配套升级。”后柳镇党委宣传委员唐山林介绍,镇里通过“小切口”改革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新建了停车场、完善了基础照明与绿化设施,还对民宿周边的道路进行了修缮,让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是县域发展的“筋骨”,而交通则是“筋骨”中的“主动脉”。在石泉县火车站,进站道路改造项目正抓紧施工,大型机械轰鸣作业,工人师傅们忙着铺设路面、完善附属设施,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个项目总投资1960万元,主要是按照四级公路标准改造现有进站道路0.72公里,新建道路0.35公里,同时配套建设一处停车场。” 石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郭靖介绍,目前项目已完成720米进站道路的改造升级,新建的停车场可容纳20台车辆停放,一座连接新老道路的桥梁也已建成。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升石泉县的对外形象,还能通过联通汉江四桥,彻底改善群众和游客的出行条件,解决以往火车站周边交通拥堵的问题。
项目建设的“加速度”,离不开背后完善的机制保障。今年以来,石泉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创新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观摩点评、督导问效”四项机制,从项目谋划到投产达效,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为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石泉县专门组建了高质量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针对土地、资金、审批等关键要素,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点对点解决问题。同时,全县还建成了重点项目数字管理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完成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集约化管理、精准化调度”,大幅提升项目管理质效。
从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突围”,到文旅融合的“特色化升级”,再到交通基建的“民生化提质”,石泉县正以项目建设为“笔”,书写着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截至目前,今年实施的133个县级重点项目已开复工107个,其中62个项目已建成投用;今年1至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转化为县域发展的“新高度”,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项目建设的浪潮中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