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旬阳
小村新面孔
2025-02-2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尤生银DuJ安康新闻网

雨水时节,走进旬阳市仁河口镇水泉坪,千亩良田里的油菜苗长势正旺,干净整洁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农舍、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DuJ安康新闻网

“快到里面坐。”张圆圆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一边介绍道:“去年我回乡经营网红小院,依托开门见景的优势,提供烧烤、茶艺、咖啡、室外电影、K歌等服务,生意一直很不错。”除此之外,她还通过抖音直播推介农特产品,当起了家乡的推介官。DuJ安康新闻网

在整个水泉坪村,很多民宿像网红小院一样火热。水泉坪作为藏在秦岭深闺的一个“小山村”,为何能从“偏僻小村”变为“旅游名村”,吸引大量游客从城里往山里跑,让年轻人从外出就业到返乡创业,走上致富路?DuJ安康新闻网

扮靓“颜值”打造特色景观DuJ安康新闻网

沿着陡峭的崩云峡谷走进水泉坪,大片稻田映入眼帘,高峡出平川,让人豁然开朗。DuJ安康新闻网

“16年前,在农村还没见谁说发展旅游。但每年都有外地人来玩,说水泉坪有特色。”水泉坪村党支部书记李炎贵回忆起当年的境况,种地是村民唯一的生计。DuJ安康新闻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大量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只有老弱妇孺留了下来,土地也渐渐撂荒闲置。“现在回看当年的我们,就像是‘捧着金碗讨饭吃’。”李炎贵调侃道。DuJ安康新闻网

好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产业和效益自然水到渠成。2015年,仁河口镇依托水泉坪“高山出平川”的独特地貌,将桥上、水泉坪、王莽山三村协同布局,一体化发展,打造特色景区。2018年4月,崩云峡谷建成,水泉坪景区正式开门迎客,开园当天游客超过3000人,被游客赞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DuJ安康新闻网

游客来了,给游客看什么呢?“乡村旅游的初衷就是要让城里人看乡村特色,用原乡风貌演绎乡村之美。”仁河口镇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纪宏松说。DuJ安康新闻网

稻油轮作让水泉坪千亩稻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看点,春看油菜花海、夏观碧波如倾、秋赏金黄稻浪、冬品白雪皑皑,四季皆景。DuJ安康新闻网

“初期的花海可没现在这么美,油菜厌水,稻谷收割结束后,需及时排水,因地势不平坦,部分地块排水耗费人力多,种植成本高,农户不愿耕种,严重影响整体花海风貌。为形成集中连片的风景线,镇村干部多次上门给农户做思想工作,有的确因现实条件无法种植的,则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谈起发展过程,李炎贵侃侃而谈。DuJ安康新闻网

历经长期探索,水泉坪按照“党支部+合作社+景区+农户”的思路,对油菜种苗、稻谷秧苗种植方式、距离、时节进行了明确规定,引进无人机开展田间管护。“整体风貌提升,收种操作便捷,收成几乎翻了一番,特别是机械化收割,省时省钱又省力。”李炎贵笑容满面地说道。DuJ安康新闻网

如今,还打造出稻田画、茶山步道、荷花塘等景色,挖掘出王莽山云海景观、猩猩问天岩画,使得水泉坪村人气更旺。DuJ安康新闻网

优化服务吸引八方来客DuJ安康新闻网

滴滴滴……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一辆载满游客的稻田小火车缓缓驶来。纪宏松介绍,这是去年景区新上的一个服务项目。DuJ安康新闻网

水泉坪作为一个开放型景区,如何打破传统景区“卖门票”运营方式,让“流量”变“留量”,带动百姓致富?DuJ安康新闻网

“之前我们一直面临一个困境,一辆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早上来、下午走,自备食物和水,单纯来看景,不仅没有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实际的效益,村集体每年还要花费一大笔钱用于聘请工作人员,维护景区运营,等于赔钱赚吆喝。”说起当初的困境,李炎贵感慨万分。DuJ安康新闻网

为让游客留下来,仁河口镇按照“支部引领+集体搭台+农户参与+企业唱戏”思路,先后打造了西湾露营地、陌上花栖、岩洞酒吧、茶山步道、稻田小火车、特色小院等旅游业态,确保每一位游客玩在这里、乐在这里、留在这里。DuJ安康新闻网

游客多了以后,当地年轻人也陆陆续续从外出就业变为返乡创业。“我们提供住宿、餐饮、篝火、音乐晚会、卡拉OK、台球、茶吧、农特产品代售等服务。去年,接待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200万元。还在门口摆上了地摊,向游客提供汉服、自行车租售,提供就业岗位8个,实现‘乐业家门口’。”西湾露营地负责人袁达玉介绍。DuJ安康新闻网

除此之外,当地通过“以奖代补”动员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将农房改为客房,农具成了研学教材,让小院依托一壶茶、一顿饭、一间客房将游客留下来。稻田居、桃花源、品木农舍、香樟小院等一批特色民宿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受游客称赞。DuJ安康新闻网

仁河口镇积极拓宽思路,探索出“庭院+养殖”“庭院+种植”等模式,让人人有事干、有钱挣。桥上村村民翟顺介绍说:“我以前在外地务工,知道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以后,我就回来了,将自家闲置的土地、林地整合起来,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并与景区内的民宿、农家乐签订购销合同,现在每年收入都能超过20万元,日子越过越兴旺。”DuJ安康新闻网

如今,依托农旅融合,水泉坪村的富硒大米、菜籽油、香蒿面、魔芋米线、豆腐乳、土鸡、土鸡蛋、干菜等农特产品已成为游客们返程必带的伴手礼。DuJ安康新闻网

深挖文脉赋能旅游发展DuJ安康新闻网

水泉坪有西汉时期王莽追刘秀的民间传说,革命先辈的红色文化,传统农业的农耕文化,如何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态的深度融合,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将农文旅深度绑定,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兴旺的发展目标。DuJ安康新闻网

“我们以农耕文化为主,红色、历史文化为辅,通过水泉坪省级研学基地、村史馆、乡村美术馆等载体,讲好水泉坪故事,让游客更了解水泉坪。”镇党委副书记熊贤燚说。DuJ安康新闻网

走进村史馆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幅幅弥足珍贵的旧时照片,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只外表斑驳的铜茶罐,诠释着军民‘鱼水情’。”桥上村村民郭永清对游客讲解。当年郭永清丈夫的奶奶看见一个小红军赤脚赶路,双脚都磨破了,心生怜惜,便连夜用家里的破布条打了两双草鞋送给小红军,多次推辞下,小红军将自己烧水用的铜茶罐送给了老人家,才肯收下草鞋。DuJ安康新闻网

赵长江是红三军的一名战士,因负伤被留下,病愈后带领群众在水泉坪建立了陕南第一个苏维埃乡政府,后惨被叛变者杀害,长眠在桥上村的肖家沟,当地百姓自发给赵长江烈士修建了墓园。“赵长江红军墓是省级红色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特殊节点都有各单位组织党员前来祭奠,缅怀革命先辈。”仁河口镇组织委员冯雪萍说。DuJ安康新闻网

2022年,水泉坪获批旬阳市首个省级研学基地。“将课堂搬进农田,对稻谷育种、培苗、插秧等全流程讲授,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学习农业知识。还利用五谷杂粮指导孩子们做手工画,提升动手能力。”袁达玉作为西湾露营地负责人,负责研学基地的运营工作,2024年接待研学5000余人次,实现产值150余万元。DuJ安康新闻网

一场场精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让水泉坪不断圈粉。“我们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特色’的思路,精心谋划各种各样的内容。不定期开展公益电影、皮影戏等志愿活动,定期举办油菜花节、插秧节、音乐节、荣耀乡情·未来种子计划等活动,让游客一直能体验到花样特色。”熊贤燚介绍。DuJ安康新闻网

“依托水泉坪AAAA级景区创建,我镇将持续从优化规划着眼,丰富业态入手,突出特色优势,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让旅游服务业成为仁河口镇的主导产业。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环境、最好的服务,把仁河口镇打造成游客休闲娱乐的世外桃源、乡里人的美好家园、城里人的向往乐园、周边人民的后花园,让游客乐在仁河口、忆在水泉坪,让景区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说起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仁河口镇党委书记刘忠涛信心满满。 DuJ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孙妙鸿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