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民 吴瑜
仲秋时节,走进旬阳市铜钱关镇天宝寨村湛家院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青石板路蜿蜒整洁,小菜园里蔬果飘香,农家院中农耕器具整齐摆放。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猪圈挨厨房、污水遍地流”的脏乱之地。这场华丽蝶变,源自一份沉甸甸的“问题清单”,更凝聚着人大代表们“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
“夏天做饭要捂着鼻子!”“雨天老人出门直打滑!”在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召开的民情恳谈会上,村民们反映的烦心事让代表们眉头紧锁。镇人大代表霍晓丽边听边记,将群众意见整理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并附上详细的《问题清单》。清单所列事项既有排污改造、违建拆除等“硬骨头”,也涉及保留石板路、古树等承载乡愁的“记忆密码”。
“清单不能躺在纸上,必须落地。”铜钱关镇人大主席胡广臣表示,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了联合督办机制,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提出建议代表和部分村民代表联合组成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跟踪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代表们化身“义务质量监督员”。镇人大代表赵光勇定期到工地巡查,当发现路基碎石层厚度差2厘米时,立即要求停工:“这路村民们要走几十年呢,差一厘米都不行。”在他的监督下,施工方严格按标准返工。
小菜园建设因用地引发矛盾,村民王某某、湛某一度互不相让。代表们反复上门调解,最终促成“各让一半”的解决方案。“代表们说得在理,我们愿意支持!”村民们的态度从抵触变为配合,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党员和人大代表带领大家‘一起干’。”天宝寨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如今,湛家院子的环境美起来了,人心也更齐了。村民向自红笑着说:“现在我们成了主角,环境治理积极参与,游客来了都夸这儿漂亮!”
翻开旬阳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这样的蜕变故事不胜枚举:神河社区代表联络站推动吊桥护栏加固维修,赵湾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促成滨河大道亮化美化,甘溪镇袁湾村代表联络站助推水毁村道修复。一个个“问题清单”正转化为暖心的“幸福账单”,见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秦巴山间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