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毅垚
“多亏人大代表联络站帮忙调解,我的宅基地纠纷终于解决了!”近日,旬阳市甘溪镇刘家院村村民张秀兰激动地说。如今,她逢人便夸赞镇里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家门口的“解忧驿站”。
走进甘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墙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自2023年起,甘溪镇人大创新推行“逢十接访”制度,每月10日、20日、30日定为固定接访日,由人大代表轮值坐班,并邀请法律顾问、司法所干部组成专业团队现场办公。
这种“代表+律师+干部”的三维服务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法律服务。该制度推行以来,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室辐射全镇,已为60余名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与解纷渠道。
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普法教室里,每周五下午都会准时开办法律讲座。今年以来,这个由人大代表牵头打造的“法治小课堂”,已累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专题培训30场,发放普法手册1000余份。
“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现在通过案例讲解和情景模拟,连我们这些老年人都能听懂。”参加完专题讲座的65岁居民赵有民说。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订单式”的普法服务正在不断延伸——人大代表通过前期走访,收集群众需求,再联合司法所定制学习内容,真正实现了“群众点单,政府配菜”。
翻开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日志,30多件群众意见建议被详细记录:从社区改水改厕的管网规划,到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整改;从孤寡老人的养老认证协助,到创业青年的贷款政策咨询……每一件都明确了办理进度和群众反馈意见。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总投资65万元的梯岩村亮化工程顺利完工,5公里长的村道成为村民傍晚遛弯休闲的新去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集镇环境问题,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方案,目前已完成23处改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就体现在我们为群众办的每一件实事中。”甘溪镇人大主席张昌东指着墙上的“民生实事进度表”说,这里清晰记录着10件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如今,“有困难找代表”已成为甘溪镇广大群众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