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荣
“2023年产业发展得很不错,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越来越稳定。”近日的镇坪县曙坪镇马镇村静谧祥和,在马镇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张运敏、第一书记常勇围着火炉细算着村集体收入账。
在村里工作6年,张运敏心里有一本明白账: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5万元,2022年收入7万元,2023年10万元,每年都在增加。
马镇村是一个隐匿在绿水青山间,有人口800余人的小山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有350余人,村内留守老人和孩子居多。近年来,该村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突破口,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特色富农”的产业兴村之路。
烤烟变身“金叶子”
2023年盛夏时节,该村村民忙碌于烤烟种植基地采摘、捆扎烟叶……
用心培育发展“金叶子”,淬炼乡村振兴“金钥匙”。烤烟是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2023以来,该村坚持把烤烟作为特色产业和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土地流转、抓实技术指导、夯实基础设施,实现了烤烟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马镇的气候、水土,适合发展优质烤烟,我们村集体去年流转土地125亩,亩产约250公斤,亩产值达3800元,为村集体创收8万余元,带动务工1800人次,群众增收30万余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坚定了张运敏的种植信心。
前胡变身“钱票子”
秋冬时节,来到美丽的马镇村,嗅着淡淡的药草香味,一路前行,每一块前胡地里都有村民在采挖前胡,有的忙着挖地松土,有的忙着将分拣好的前胡装进背篓……蓝天白云下,辛勤耕作的村民和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田园画。
带着村民干、帮助村民销、带着村民富。马镇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老百姓种植,公司回收的方式大大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
“我们这里的海拔、土地、土壤很适合种植中草药,特别是前胡,2023年我试种了40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亩产能达350公斤左右,亩产收入达2500元。”种植大户刘合海说。
在家门口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余兴春边采挖前胡边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里务工,光采收期就将近半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自家种植的洋芋玉米,日常开销绰绰有余。”
与余兴春一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有合作社带头,村民们务工机会越来越多,中药材已成为该村村民的增收法宝,当地不少村民也纷纷表示,明年将再接再厉,不断发展中药材产业。
土特产变身“紧俏货”
看上去不起眼,创造的产值却着实令人惊叹,这就是不可貌相的土特产。马镇村的高山蜂蜜、老品种玉米、脱毒洋芋在镇坪都有响当当的名号,每到年底该村的腊肉更是一块难求。
走进该村二组陈思宝的家里,土灶房里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腊肉,一块块腊肉金黄油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几段桦林树木横在地上,灰白的余烬中闪着火星。
陈思宝边看正在熏制的腊肉边说:“我们都是用青草、粮食喂养猪,猪肉吃起来健康,过年前,我们不用去市场上卖,都是城里人上门来买,几天就卖完了。”
“村里的土特产越来越受欢迎。”村民吴明学说,“2023年我喂了8头猪,2024年还要加把劲!”
依托乡土、找准特色,是土特产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环境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发展“一村一品”,很多土特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据统计,2023年马镇村共发展种植洋芋980亩、玉米1100亩、魔芋200亩、油菜110亩、大豆670亩、高粱50亩,生养殖猪1500头,土鸡3000只、发展养蜂880箱,传统产业基础稳固,村民人均增收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