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丹 陈孝艳
在今年四月底召开的陕西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镇坪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安康市唯一获奖单位,从全省30个参评集体中脱颖而出,获得“陕西好青年集体”奖牌。这份荣誉背后,是这支青年团队扎根巴山小城、以创新服务织就民生保障网的生动实践。
“现在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就更方便了!”镇坪县城关镇小河村村民郭梅展示着手机里的“镇坪人社”公众号,页面上实时更新的县内外用工信息、技能培训报名通道一目了然。
镇坪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进一步优化服务通道,创新打造“云端+田间”智慧就业体系:开设“镇坪人社”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县内县外用工信息。在全县7镇58村设立“就业驿站”,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就业帮扶信息员,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5场,通过专场招聘、技能培训、提供岗位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苏陕转移就业800余人,促成1.9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更让人暖心的是,该中心实施的“家门口就业”工程,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收入的“三无”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发保洁、河道管理等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2905人次,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牢民生底线的作用。近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35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同比提升12%。
初夏时节,镇坪县曙坪镇大树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20名学员正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学习独活种植技术。这场由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县农业林业水利局组织的培训,结业证书直接与县内药企用工需求挂钩。“以前打工只能出力气,现在持证上岗,工资涨了不少!”学员谭显福感慨。
立足“中国黄连之乡”“陕西道地药材基地”产业优势,该中心构建“产业需求—技能培训—就业安置”闭环体系: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设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康养护理等特色课程,开展订单式培训47期;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全县现代农业园区设立实训基地,实现“结业即上岗”。
为激发技能成才热情,中心连续两年举办“三县味道 药食同源”美食技能品鉴大赛、“爱老护老 匠心同行”养老护理员大赛。开展直播销售、产业技能等培训,累计培养职业养老护理员162人,75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2024年镇坪县技能人才占比相较2021年提升9.2个百分点。
“这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让我们民宿康养中医理疗体验馆项目提前半年投产!”安康水木天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全县“归雁经济”招商大会上签下订单时,特意向中心工作人员致谢。该公司带动周边67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2万元,成为“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的典范。
针对创业者面临的资金瓶颈,中心建立“政策包+服务团+绿色通道”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升至400万元,三年发放贷款1.47亿元。组建税务、法律、营销专家团,提供“一站式”指导,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将放贷周期压缩至21个工作日内。三年来累计扶持创业实体132个,带动就业逾2000人。在2025年全县“归雁经济”招商大会上,促成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1亿元,4个金融授信项目落地资金1400万元。
从“就业饭碗”到“创业梦想”,从“技能提升”到“产业振兴”,镇坪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正以青春之名,在秦巴深处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正如获奖词所言:“他们让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让每一个梦想都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