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储茂银
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近年来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产业资源,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融合发展,开启青中村“美颜模式”,点亮美丽“村居图”,同时也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提升村容村貌 扮靓宜居家园
12月10日周末,走进城关镇青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处处可见的美景。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特色的民宿,充满生机的花草树木,总让人感到平静与欢喜。
“和家人一起来玩一玩,发现这里真的很漂亮。”游客谢月雯说。
今年以来,青中村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上出彩、线上出品、面上成景”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引领全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2023年总计投资500余万元,对青中村实施道路沿线绿化13公里12000余平方米,以净家园、绿乡村、美环境为目标,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拈花湾’、特色鲜明的‘天空之境’、让人流连忘返的‘月亮湾’等重要村容村貌提升节点6个。”城关镇副镇长、镇人大代表曾顺宝介绍。
青中村还安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50个,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200个,规范了农村生活垃圾投放,集中清运处理;利用政策奖补撬动68户农户按照风貌统一村庄规划总体要求,实施了“四改”工程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探索出了“系统推进、全域治理、群众参与、长效治理、常态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青中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满足广大群众对青山绿水、乡愁记忆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凝聚党群合力 提升治理效能
10月初,来到青中村养蜂基地,100余个蜂箱整齐地“一字”排开,村党支部委员、养蜂产业引领人丁瑞斌正在从蜂箱中提取蜂蜜,他一脸笑容,“甜”到了心里头。
“这100多桶蜜蜂是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10万余元建成的,今年每箱可取蜂蜜5斤左右,市场销售价格大约每斤100元,总收入不错,其中80%的利润留给合作社为村民分红。”丁瑞斌介绍。
青中村花类多、花期长,丁瑞斌作为5名支部委员之一,选择引领蜜蜂养殖这个产业,通过自己示范,带动20余户有意愿的群众加入该项产业中,为村民解决蜂源、技术、销路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全村养蜂超过200桶。像丁瑞斌一样,目前村党支部5名支委分别引领旅游、中蜂、茶叶、药材、养猪5项产业。
“我们通过配强村级两委班子,规范‘一约四会’运行机制,采取‘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模式,将主题党日、群众议事等活动融入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治理中,把党小组建立在项目上、党员融合在产业中。”青中村党支部书记冉维富介绍。
深化产业融合 激发乡村活力
国庆假日期间,位于青中村的“花婆婆”民宿被各地游客争相订购,大家在这里享受“云上青中”的惬意。
“我们民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自正式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实现销售额100余万元,带动14户村民就地就业。”青中村“花婆婆”民宿运营经理张群杰表示。
青中村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以“乡愁”为感召大力发展民宿产业。“花婆婆”民宿、华阳云上轻奢旅游综合体等项目秉承了现代康养民宿倡导的“低碳”“环保”“自然”理念。
青中村还在“旅游+交通”“旅游+美丽乡村”等方面下足功夫。以文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传统美食、文化、历史遗存,打造以文促旅、多业融合。同时着力构建以农家特色饮食为主的旅游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安村等周边村落打造旅游打卡地、农副产品“超市”,促进农村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