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柯增伟)2024年以来,紫阳县以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风口期,以“低空+旅游”为切入口,加速布局“天空之城”,积极培育富有秦巴特色的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为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夯基垒台”。县委、县政府把“低空经济”发展写进《“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保障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紧制定《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低空经济企业落户紫阳,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目标、年度有计划,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全力对上争取,开展试点示范,为全市低空经济发展先行探索。
突出精准招引,着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振翅启航”。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策支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思路,根据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主动出击、内引外联,加大社会资本招引力度,引进陕西硒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低空飞行旅游服务项目。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资源和服务模式,利用直升飞机和低空电动飞行器,为游客提供独特且安全的低空观光体验;与西安邮电大学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建设一条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低空载人电动飞行器生产线;购置退役坦克、火箭模型、VR太空返回舱等设施,在蒿坪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布局建设“航空航天创新孵化研学基地”。目前,已开通了空中瞰县城、空中游茶山等主题旅游航线,从11月11日试运行至今,吸引了近2000名游客参与体验,受到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载人飞行器生产线、研学基地建设正在按计划加紧推进,预计2025年3月建成投用。
优化服务保障,着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空域是关键。县委、县政府组建项目工作推进专班,采取“专人、专项、专管”工作机制,积极向中国民航、陕西省飞行服务站等单位汇报衔接、争取支持,通过近半年的协调申请,最终成功获批通过了紫阳县城亲水广场半径16公里飞行空域,为下一步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落户中,采取全程“帮办代办”,从项目立项审批到试运行投用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再次刷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紫阳速度”。与此同时,加强土地空间规划,对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用地支持,在全县重点景区、景点和重点旅游镇村规划建设2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以及相应的物联感知与通信设备,并组织住建、文旅、城管执法等单位对起降点周边环境和“空中飞线”进行集中整治,健全配套设施,消除飞行障碍,为低空经济“飞”起来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