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紫阳
紫阳城关塘么子沟村:绿色产业展新颜
2025-08-11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叶佩 陈欢AJh安康新闻网

驾车驶进紫阳县城关镇塘么子沟村,层层叠叠的青山排着队,从近处的深翠到远处的淡蓝,把个小村围在中间。房屋错落,高高低低地散布在山脚下,炊烟从几家屋顶升起,倒像是一幅挂在天地间的水墨画。AJh安康新闻网

如今置身于绿水青山中的塘么子沟村曾经是紫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紫阳县第一家地方国营煤矿,弹丸之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六个矿井。直到2003年,当地政府决定关闭矿井暂停开采,塘么子沟村开始动员群众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大面积补种茶树,实施生态环境修复。2013年,紫阳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塘么子沟村“两委”提出“封矿兴茶”,彻底关停塘么子沟煤矿,并推动生态治理。AJh安康新闻网

为抢抓政策机遇,塘么子沟村开始动员部分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办茶厂,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相继创办了“双台”“汉南”“紫沁”“益品源”“瑞阳”“硒福源”等茶叶企业,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全村累计培育茶园6000余亩,茶叶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AJh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紫阳县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明确提出建设山地版的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塘么子沟村便是紫阳县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AJh安康新闻网

塘么子沟村位于城关镇西南部,距离县城4公里,国道541、塘营旅游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共785户2711人,是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200余亩,橘园500余亩,茶园6000余亩,茶叶加工厂28家,其中SC认证企业9家,年产干茶约110吨,综合产值约6000万元。现有市级茶业园区3家、县级茶业园区3家,群众收入以茶叶种植加工、县城个体经营以及外出务工为主,村民人均纯收入14791元,位于全县前列。AJh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塘么子沟村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四个不摘”要求,按照“一心、两线、三片区”规划布局,强力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富硒茶宴、乡村茶宿、庭院茶馆等新业态。把发展特色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休闲乡村民宿与美丽活力乡村互融共促新格局。塘么子沟村深入推进的“山茶集市”特色民居改造项目,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形式发动村民对住房进行统一改造。民宿改造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也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AJh安康新闻网

塘么子沟村共有28家茶企,数量居全县175个村之首,其中SC认证企业8家。为提高茶叶的产业效益,城关镇塘么子沟村立足资源禀赋,抢抓茶产业发展机遇,以茶园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茶叶品牌化建设为主线,以茶旅一体化发展为重点,构建茶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茶产业发展向前沿高端跃升。AJh安康新闻网

塘么子沟村努力在产、学、研、文、旅领域建立完整产业链体系,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富硒茶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塘么子沟村100余户村民种植有机茶,并对“汉南”“瑞阳”“硒福源”“益品源”四个茶业园区统一标识,通过生态茶园改造,提升茶叶品质,全力擦亮“紫阳茶”金字招牌。AJh安康新闻网

塘么子沟村有着悠久的矿洞历史,村“两委”通过梳理遗址脉络,提炼文化符号,把冰冷的矿洞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空间。创新打造“矿洞+”模式,将艺术植入废弃的矿洞,在矿洞沿线打造独具特色的微景观。当地村民另辟蹊径,打造出独特视觉效果的矿洞茶馆,每逢节假日都有许多游客前来此处打卡消遣,品茶游玩。 AJh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