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钱永强 李锦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陕西农信紫阳农商银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五红工程”为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三农”、赋能产业的强大动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晨雾未散的蒿坪镇生态茶园里,茶农老张指尖翻飞,熟练地采摘着嫩芽,身旁崭新的杀青机正高效运转。几年前,为了供女儿上大学,老张急需升级设备却苦于资金短缺。紫阳农商银行党员先锋队送金融下乡时,了解到他的困境,结合过渡期政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设备升级后,老张的茶叶加工产能和收入都大幅提升,女儿也如愿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老张的故事,是紫阳农商银行深耕“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该行党委以“红色引擎”领航定向、“红色堡垒”扎根产业、“红色铁军”攻坚克难、“红色主业”精准滴灌、“红色文化”塑形铸魂五大工程为抓手,以聚合“发展新势能、产业新根基、攻坚新担当、民生获得感、队伍向心力”,推动党业“双融双促”为落脚点,将党建“软实力”淬炼成服务发展的“硬支撑”。
该行党委将“三重一大”决策深度嵌入信贷流程,班子成员全年累计驻点基层240余天,在车间协调“茶叶深加工贷”,在民宿农家乐推广“文旅贷”。年内成功破解产业链融资等堵点23项,支部牵头研发“茶园扩建贷”“产业振兴贷”等特色产品,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充分彰显。紫阳农商银行党委打破地域限制,改造升级14个党支部阵地,并精准重组10个独立党支部,对接茶、足浴、文旅产业链,5名党委成员下沉担任链上书记,筑牢“红色堡垒”。
在省联社科技赋能支撑下,“红色铁军”首创“跨省远程授信+本土协同营销”模式,党员先锋队对接核心企业,冲锋在业务一线,更在作风建设上树清风、扬正气。2025上半年,为全辖3.15万户农户授信21.74亿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42亿元惠及2745户,全员走访市场主体2108家,“比学赶超”氛围浓厚。新提拔中层干部党员覆盖率达100%,党员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旗帜。
围绕“富硒食品、秦巴医药、文旅康养、修脚足浴”四条主链和“富硒茶叶、包装饮用水、紫阳美食”三条子链的重点产业布局,创新推出“茶叶贷”“创足贷”“民宿贷”“生态贷”“文旅贷”等产品,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全链赋能特色产业,为4479户茶农、441户茶企、138户茶商共授信11.4亿元,累计发放茶产业贷款17.3亿元。为6968户足浴产业链客户授信8.77亿元,累计发放修脚足浴产业链贷款17.6亿元,覆盖18家足浴品牌。对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文旅项目发放贷款2.71亿元;网格深耕普惠沃土,设立158个金融服务点,“e终端”把银行搬进农家院;减负激活小微细胞,累计让利4655万元,惠及市场主体近3万户。
今年8月8日,陕西农信题材电影《老马的背包》在全国上映,电影以基层工作者马百党41年工作生涯为蓝本,通过轻喜剧形式展现基层党员将党的使命渗透进骨髓里,一人、一车、一背包永远行进在金融服务村民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为深入领会陕西农信“背包精神”,该行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马百党同志学习,用实打实的惠民之举,切实践行农村金融人扎根“三农”、服务人民的初心和责任担当。截至2025年6月,紫阳农商银行存款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县域首位。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茶产业链带动3.2万从业者增收,修脚产业回乡创业者持续增长。当夕阳为茶山镀上金边,焕古镇腊竹村的广场上红绸舞动,似跃动的火焰,诉说着“金融有力量、人民有希望、日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