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龙英
八月的秦巴山区,暑气正浓。位于紫阳县瓦庙镇山坳里的新民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洋芋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村里的高山洋芋不再愁卖——驻村第一书记余勇军以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开拓出一条“云端”销路,仅一个月就成功销售5万斤洋芋,为农户直接增收5万元。
新民村海拔超800米,气候冷凉、土壤富硒,产出的洋芋粉糯香醇、品质上乘。然而,山高路远、信息阻隔,要么低价流入商贩手中,要么堆积院内自家消耗,始终卖不上好价钱。2023年9月,余勇军被选派至新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不久,他便在走访中目睹了农户面对滞销洋芋时的愁容。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些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找到新出路。
今年八月初,洋芋大量上市,销售压力骤增。“我们不缺好产品,缺的是被看见的机会。”余勇军决定尝试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对长期扎根基层的干部来说,“直播带货”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没有专业设备,也没有团队支持,余勇军仅凭一根网线和一部手机,开始了首次尝试。
“最开始真的是一窍不通,”余勇军笑着回忆,“打光、剪辑、互动,全都是从零学起。”那段时间,他白天照常走访农户,晚上就埋头学习短视频制作和直播技巧,反复调试,常常熬到深夜。他的坚持和投入,很快迎来了回报。一条真实展示高山洋芋种植与采收现场的视频在平台上悄然走红,收获数百点赞和咨询留言。初战告捷,余勇军趁势定期直播,带网友“云参观”高山薯田、演示烹饪方法、讲述村民与洋芋的故事……原本静默的深山农产,借助一方屏幕,悄然跃入更广阔的市场。
流量来了,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将线上关注转化为实际销量?这又是横在面前的新难题。对此,余勇军设计出“线上展示下单+线下统一采收发货”的双线运营模式。线上,他以抖音为窗口,真实展示产品与环境,积攒信任与订单;线下,他组织村民标准化采收、分拣、打包,协调零担车运往全县各地,同时联动餐饮企业,拓展团销渠道。
“最忙的一天,我们发了200多单,7000多斤洋芋。”余勇军回忆道:“那天太阳烈、温度高,我和村民们一起装袋、打包、装车,衣服湿透了,心却是滚烫的”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余勇军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从洋芋的挑选、包装到运输,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消费者收到“山里最好的味道”。短短一个月,5万斤洋芋走出大山,5万元收益实实在在装进村民的口袋。而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至今,载满高山洋芋的货车仍不时从瓦庙镇驶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比现金更珍贵的,是看不见的改变。一些年轻人也悄悄走进村委会,饶有兴致地请教如何拍视频、怎样开直播,想着把家里的蜂蜜、土鸡、干笋也推出去。电商带来的不只是眼前的收益,更点燃了村民自我造血的内生动力,激活了小村庄拥抱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