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绪珍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握着刚刚补办好的崭新营业执照,安康开宝国中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开宝脸上的愁云顷刻消散,“关键证件找不到,我们急得团团转!没想到向县经贸科技局反映后,他们下午就行动起来,全程帮办,一路绿灯,顺利得超乎想象!”
这场高效的“补办接力赛”,是紫阳县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今年新引进的重点企业,开宝商贸改建了3000平方米厂房和500立方米冷库准备大展拳脚,关键证件的缺失一度让如火如荼的筹备工作陷入停滞。
企业有所呼,服务即刻应。紫阳县经贸科技局的“领导+干部”帮扶专班闻讯而动,迅速化身“代办员”与“协调员”,主动揽下这件“棘手事”。面对证照资料不全、部门职能调整等历史遗留问题,帮扶成员一头扎进档案室梳理脉络,又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硬是将这条令企业“堵心”的断头路,跑成了助力企业加速前进的“高速路”,为项目如期投产抢回了宝贵时间。
如今,该企业已顺利步入正轨,月销售额稳定在3000万元,为稳定区域肉价、丰富百姓“菜篮子”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在全力保障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紫阳县更将服务目光投向了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
10月22日,走进紫阳县佳欣富硒魔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机器轰鸣,崭新的魔芋精粉生产线正处于投产前的最后调试阶段。“预计11月就能正式投产!”公司负责人扈兴怀信心满满。
然而,眼前这片繁忙景象并非一蹴而就。就在不久前,企业还面临着厂房老旧、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的成长瓶颈。“原先的年产值不高,只能解决20多人就业。”扈兴怀回忆道。在主管部门的精准指导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下,企业决心通过技改扩能闯出新路。
决心易下,落地却千头万绪。但这一次,企业的扩能之路走得格外顺畅。“从项目年初立项,到各种手续办理,速度都非常快!”扈兴怀对此感触颇深。县经贸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极大减轻了企业的办事负担。更让他称赞的是主动上门的“暖心服务”:“有关部门主动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忙规划项目,实实在在为我们排忧解难。”
在精准服务的护航下,企业的技改扩能项目迅速推进:2月开工,10月即告完成。新建的2000多平方米厂房拔地而起,电力设施完成升级,崭新的魔芋精粉生产线安装就绪。这一系列的帮扶“组合拳”,让企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曙光:“新生产线投产后,企业产能将大幅上升,能带动全镇脱贫农户100多户,解决附近园区40人到50人就业!”
从手续简化的“减负”,到主动上门的“解难”,紫阳县通过打造高效、便捷、暖心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搞建设、抓生产。这片致力于让企业“进来、留住、发展好”的沃土,正悄然将优质的“营商”环境,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赢商”未来。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这种“始于企业需求,终于企业满意”的一线工作法,正在紫阳结出累累硕果。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已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争取中央及省级各类专项资金项目16个,25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培育库……这一连串上扬的数字,成为紫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的有力注脚,也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