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疾控中心 陈果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鸟类也会携带病原体,尤其野生鸟类跨洲和国家的迁徙活动加大了病原交叉传播威胁。了解鸟类相关传染病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鸟类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鸟类会传播哪些传染病呢?
鸟类相关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四大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鸟类相关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禽流感
通过接触已感染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气溶胶传播,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家养宠物鸟感染风险较低,但野生或市场禽类感染风险较高。
2.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疫”,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主要在各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可感染鹦鹉、鸽子、鸡、鸭等190余种禽类。人类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羽毛粉尘或接触分泌物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头痛、呼吸困难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3.弯曲杆菌病
通过被鸟类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可能导致腹泻、体重减轻、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4.禽结核
由禽分枝杆菌引起,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咳嗽、消瘦等症状。
5.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存在于鸟类呼吸道分泌物中,人类接触后可能诱发支气管炎、肺气肿。
如何预防鸟类传染病?
1、加强个人防护。在处理鸟类或清洁鸟笼的过程中,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鸟类或其排泄物后,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或眼睛,务必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儿童玩耍后大人需监督清洁;孕妇、免疫低下者避免参与清洁工作,儿童勿将脸贴近鸟笼;对于饲养鸟类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检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2、科学饲养管理。每日清理鸟笼粪便、羽毛堆积,保持鸟舍通风干燥,每周可用稀释漂白水或宠物专用消毒剂彻底消毒鸟笼、食具;正规途径购买饲料,避免使用发霉饲料;强化鸟类免疫及健康监测,对一些有疫苗的疫病(如禽流感),要按照要求及时、定期对宠物鸟进行免疫接种,发现鸟类异常(如腹泻、呼吸急促)及时隔离并就医。
3、注重饮食与环境安全。避免生食禽类产品,禽肉、蛋类需彻底煮熟,拒绝食用野生保护及罕见品种禽类;禁止鸟类进入厨房或餐桌区域,防止粪便污染食物;避免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进食或饮水。
鸟类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建议
1.科学饲养宠物鸟
选择健康的鸟类作为宠物,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鸟类;
定期为宠物鸟进行健康检查。
2.保护野生鸟类
避免随意捕捉或接触野生鸟类,减少对它们栖息地的干扰;
在观鸟或接触野生鸟类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