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 赵迁
金秋十月,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是呼吸道疾病与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十月旅游黄金季聚餐、外出旅游等活动频繁,人员流动与聚集性显著增加,也极大地提升了因不洁饮食饮水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因此,严格把控“病从口入”的防线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空气干燥,再加上节假日人群密集、室内空气流动有限,是流感、新冠、百日咳、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预防措施:
1. 强化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锻炼,避免使用不洁的手部接触面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随地吐痰。
2. 正确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正确佩戴口罩,以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3. 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毒和细菌在室内的存活时间。
4. 减少人群聚集。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减少与呼吸道疾病感染者及病原接触机会。
5. 积极接种疫苗。针对流感、新冠病毒、百日咳、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已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建议遵循疫苗接种指南,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6. 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请佩戴口罩后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远离病毒性腹泻
秋冬季是病毒性腹泻高发季节,常见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易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可通过粪—口传播、气溶胶、日常接触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
1. 保持手部卫生。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2.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 患病期间居家隔离。患者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检测阳性但无感染性腹泻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也需居家隔离3天,学生患儿不可带病上课。成人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4. 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同时保持室内环境通风,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5. 充分休息、清淡饮食。患病或感染无需过度担忧,病毒腹泻多轻微短暂,且具有自愈性,愈后无后遗症。患者应放松心情,充足休息,配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可助提高免疫力,加速康复。
三、谨防食源性疾病
金秋时节是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品佳肴的温馨时刻,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频发的季节。因此,无论是在家中休息,还是外出走亲访友,都应当时刻注意饮食安全,以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1. 选购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正规的销售单位。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时,应仔细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及保质期等信息,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及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同时避免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确保自身健康与安全。
2. 在外出活动时,切勿直接饮用未经消毒处理或煮沸的自然泉水,即所谓的“山泉水”。同时,也应避免在野外随意采摘并食用不熟悉、未确认安全性的野菜、野果及野蘑菇。
3.家庭烹饪应保持良好卫生,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器具专用并及时清洗消毒。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不超2小时,否则冷藏或冷冻,剩余和隔夜食品彻底加热后食用;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4. 合理饮食,杜绝浪费,用餐时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尤其要注意平衡膳食,注意食物多样化,切忌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