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综合 > 信息
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幸福安康|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安康农田水利建设
2025-06-17  来源:

在八大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大会确定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中共安康地委根据中央及省委的指示,进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并将全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取得了显著成绩。raC安康新闻网

raC安康新闻网

安康地区当时修建了“八一水库”和“许家河水库”。“八一水库”是原安康县1958年6月规划,修建于原松坝乡山羊沟。工程以数千名复转军人为主体,所以起名“八一水库”。工期长达18年,工程设计为灌溉、航运、养鱼综合利用。设计库容10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万亩。1958年9月开工,国家投资1053.53万元,库容1612.6万立方米,东西干渠15.4公里。曾经闻名遐迩的《我来了》这首诗歌就是出自八一水库建设工地,影响了几代人。陕西日报曾以《高峡出平湖》为题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了八一水库的建设感人事迹;“许家河水库”1959 年1月由原张滩区组织修建,工程枢纽位于磨沟河关家乡,工程设计为灌溉、航运、养鱼综合利用,坝高40.5米,灌溉面积1.051万亩。raC安康新闻网

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在地委一系列的安排部署下,安康专区兴修农田水利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57年底统计,已经完成新修水库6个、渠堰3476条、池塘1074口、水井33眼、其他45个。1957年共扩大灌溉面积184982亩,完成全年任务的225%。恢复水库2个、渠堰782条、池塘629口、其他298个,恢复水田9861亩。已经完成水土保持和防洪工程为:新修梯地25946亩、拦河坝119座、拢426座、石坎26557丈、排水沟1236条、河堤41876丈、沙坑554个,其他防洪工程217处。另外恢复防洪工程274处。raC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地县于1957年初成立水土保持工作组,配备专人,开展水保工作。借鉴省内外经验,结合区情,推广在坡耕地修坡式梯地、开挖排洪沟,在沟壑拦河打卡筑坝、修堰塘、淤地坝,在荒山荒沟荒滩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水保措施。到1957年底,全区新修梯地14.3万亩、建淤地坝48处、拦沟土坝3座、小堰塘269口、造林38.5万亩、封山育林59万亩。涌现出原安康县文武乡陈家沟村,白河县新庄村,旬阳县西坡村、明星村、金星村,汉阴县马家河村,石泉县磨石沟村,平利县大贵村、老县村,宁陕县幸福村,镇坪县钟宝乡等16个水保工作先进典型,分别受到中央和省、地的表彰和奖励。raC安康新闻网

由于批判和克服了干部的右倾保守思想,结合整风,群众受到了鼓舞,干劲十足,各地水利指标一再突破,不少地区群众、脱产干部纷纷投资。大部分乡、社都以懂水利技术的农民组成了技术指导小组。此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成为一场真正的群众性兴修水利工程运动。raC安康新闻网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aC安康新闻网

 raC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芳|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