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综合 > 信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罗锦文:鞠躬尽瘁的战地青年医生
2025-08-05  来源:群众新闻

罗锦文(1914年—1939年)乳名长根,陕西省洛南县人。1931年秋,罗锦文考入洛南县初级中学。其时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引起了罗锦文的强烈不满,他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1932年秋,罗锦文考入西安广仁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接受医学专科教育。因勤奋好学,罗锦文成绩在全年级始终名列前茅,外科知识和医术尤为超群。从护士学校毕业后,罗锦文入股西安同仁医院,任外科医师。UJ5安康新闻网

1936年12月到1937年春,罗锦文目睹了西安事变及西安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被各界人士的救亡行动深深感动。七七事变爆发后,从山西中条山,河北古北口、东陵沟、卢沟桥、张家口等前线转运到西安的伤病员与日俱增,各医院应接不暇。看到此情景,立志抗日救国的罗锦文萌发了组织医疗队奔赴前线救治伤病员的念头。UJ5安康新闻网

很快,罗锦文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他多次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陈述自己的抗战心志。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罗锦文与伍云甫处长进行了多次交谈,伍云甫向他介绍了延安和抗战前线的情况。罗锦文说:“去延安,这是潮流,我们都十分向往。前方打仗这么紧张、伤员那么多,我觉得那儿最需要医务人员。能直接为八路军服务,就是我的心愿……”伍云甫鼓励罗锦文:“前线需要你们,八路军盼着你们。”得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支持后,罗锦文随即辞去医院副院长职务,开展救护队成员组织工作。在罗锦文的积极努力下,救护队很快组成,定名“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罗锦文任队长。救护队由曹民哉、胡秀英、翟碧文、阎玉珍、吕英杰、罗惠文、罗惠民、苏道理、吕书林、崔海潮等14人组成。其中男青年9人,女青年5人;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6岁。UJ5安康新闻网

1937年10月下旬,救护队员陆续在西安会合。出发前,罗锦文来不及和父母道别,仅以书信告知自己行踪:“儿已与同学组织救护队,儿任队长,事已就绪,不日即可出发前线。当这个困难的时候,无我无家,因是事实。假使日本鬼子来此,我们做亡国奴呢,还是当刀下鬼?这是三岁的童子也料得到的。”11月初,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帮助下,他们秘密登上一列“闷子”货车奔赴抗日前线。队员们渡过黄河后,又有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随队的山东沦陷区刘绍九、徐汉山同奔山西八路军总部。到达八路军总部卫生部驻地山西省临汾县高公村后,卫生部部长姜齐贤接待了罗锦文一行。随后,罗锦文带领队员来到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八路军总部。UJ5安康新闻网

八路军总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左权副参谋长致欢迎词:“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的同志,不远千里,不畏艰苦,奔赴抗日前线,由于前线战事紧张,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不能亲自接见大家,我代表他们及八路军总部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这种忧国忧民的行动,应受到人民的尊重,你们是炎黄的好子孙,人民的好儿女,是全国青年学习的好榜样。”随后,八路军总部卫生部对救护队员的工作进行了分配,罗锦文等8人被分到前方野战总医院外科,罗锦文任手术室医师并兼医疗学教官。UJ5安康新闻网

1938年7月,贺龙师长率一二〇师在晋西北与日军精锐部队激战,伤病员日渐增多。罗锦文和野战医院院长曾育生到一二〇师卫生处工作。晋西北的兴县、岚县、五寨、岢岚,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罗锦文紧张忙碌的身影、匆匆来往的足迹。这一时期,罗锦文经常与加拿大外科医生白求恩一起工作。UJ5安康新闻网

1938年12月,贺龙、关向应率一二〇师师直、七一五团、七一六团挺进冀中,执行巩固华北的任务,晋西北只留三五八旅,战斗更加激烈,伤员也随之剧增。战地救护工作异常紧张,生活也更加艰苦,医护人员常常只能以黑豆水充饥。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罗锦文积劳成疾。UJ5安康新闻网

1939年10月12日,罗锦文在岚县加班加点为伤员做手术,几次昏厥,醒来后又继续工作,最终昏倒在手术台边,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5岁。UJ5安康新闻网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UJ5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