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理论 > 理论
秦巴山区小城内涵式发展的安康路径
2025-07-28  来源:本站原创

□ 郑才林g4C安康新闻网

研读2015年、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清晰可见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从“规模速度”转向“内涵品质”。面对这一时代变革,作为秦巴山区小城的安康,必须紧扣“五个转变”核心要求,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彰显地域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路径。g4C安康新闻网

时代之变:从“造城”到“营城”的战略转型g4C安康新闻网

对城市发展阶段与任务的判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5年会议聚焦“驾驭增长”,着力解决快速城镇化伴生的“城市病”;而2025年会议则宣告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核心任务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一战略转向,深刻重塑了城市品质的标尺。GDP增速、新区面积扩张等传统指标,已让位于“居民生活满意度”“城市文化活力”“生态环境质量”及“韧性能力”等更具内涵的指标。由此,城市工作的重心也实现了清晰而坚定的转移:从过去热衷于“规划建设新城新区”,转向聚焦“更新活化老旧城区”;从侧重“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转向深化“城市治理与服务优化”。g4C安康新闻网

安康突破:紧扣实际的五大发展路径g4C安康新闻网

基于对时代之变的深刻理解,安康需立足自身禀赋与挑战,重点在以下五大路径寻求突破:g4C安康新闻网

“韧性筑基”:化脆弱为安全优势。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地质敏感带,汉江穿城而过,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突出,老城区管网老化问题亟待解决。落实“生命线安全工程”需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并重。工程层面,加速城区老旧雨污管网改造升级,系统治理内涝点;推广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措施,增强城市“呼吸”与“蓄排”能力。生态层面,强化汉江岸线生态修复,建设滨江湿地公园,实现“安全+生态+景观”三重效益。g4C安康新闻网

“特色赋能”:深挖文脉塑风貌,避免“千城一面”。安康需充分彰显“汉水文化”独特魅力,在风貌管控上,严格执行《安康中心城区“一湖两岸”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安康城市风貌管理导则》,守护“山、水、城”相依格局;限制超高层建筑,推广坡屋顶、本土石材木材等地域元素。历史活化方面,在东关、张岭、北门等街区更新中采用“微更新”模式,借鉴成都宽窄巷子经验,引入文创、非遗工坊、特色餐饮等业态。文化融合中,将汉调二黄、紫阳民歌等非遗及富硒文化融入公共空间、节庆活动和旅游产品,打造“推窗见绿、开门亲水、转角遇历史、处处有乡愁”的陕南风情魅力小城。g4C安康新闻网

“创新育新”:立足禀赋激活内生动力。面对科创资源有限的现实,安康应聚焦特色农业与绿色产业升级,深挖“富硒”金字招牌潜力,发展精深加工、科技研发、质量检测认证,构建完整“中国硒谷”产业生态圈。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康养旅游、生态研学、森林体验等产业。落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要求,支持“一县一业”特色经济,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就近城镇化。建设低成本、便利化众创空间,扶持本地青年在电商、文旅设计、传统工艺复兴等领域创业。g4C安康新闻网

“更新提效”:聚焦城中村破难题,探索住房新模式。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居民幸福感为落脚点,破解中心城区张岭、北门等片区品质提升难题。落实“构建新模式”与“推进城中村改造”双重要求:城中村推行“有机更新”,探索“留(有价值的建筑和肌理)、改(提升基础设施和环境)、拆(危房和违建)、增(公共空间和服务)”并举。以张岭为例,保留承载记忆的街巷格局和邻里氛围,完善水电燃气、消防通道,增设小微公园、健身场地,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核心是保障原住民权益,维护社区网络韧性。坚持民生优先、充分协商、尊重意愿、渐进更新原则。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产业园区、高校周边等需求集中区域,利用存量土地、闲置房屋或低效用地改建,提供小户型、低租金、高品质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产业工人、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才等住房困难。稳定市场预期与防范风险,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审慎探索现房销售试点,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全链条监管,防范化解风险。g4C安康新闻网

“智慧便民”:以最小投入解痛点,提升治理效能。面对有限治理资源,重在“小而美”的智慧治理。优化“12345”热线衔接,打通部门数据壁垒,高效响应停水停电、市容环境、物业纠纷等高频诉求;推广智慧停车引导、智慧公厕管理等应用。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整合城管、环卫、物业、志愿者等力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鼓励“院落自治”“商户自律联盟”等基层治理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基层延伸,关注解决老年人和农村居民数字鸿沟;探索“互联网+社区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g4C安康新闻网

行动自觉:扛起住建使命推动落实g4C安康新闻网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安康需以强烈的行动自觉担当作为。g4C安康新闻网

规划引领,严守底线。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刚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韧性安全、历史文脉传承、风貌管控作为核心约束,奠定“内涵式发展”的空间格局基础。g4C安康新闻网

项目为王,精准落地。围绕城市更新、管网改造、防洪排涝提升、保障房建设、特色街区塑造等关键任务,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强、惠及面广的标杆项目,确保发展蓝图转化为具体成果。g4C安康新闻网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探索构建“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工具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有效拓宽资金渠道。在城中村改造、历史街区活化等重点项目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产权人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强化住建部门与自然资源规划、文旅、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横向协同与政策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g4C安康新闻网

提升能力,转变作风。住建干部队伍需加快知识更新步伐,着力补强城市设计、社区治理、项目投融资、风险管控短板,以“工匠精神”倾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品质工程。g4C安康新闻网

小城市绝非大城市的简单缩微版,而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主战场”。安康需深植“山水交融、文脉绵长”的地域基因,精雕细琢“小尺度、人性化、有温度”的城市空间,充分激发“以人为核心”的内生发展动力。紧紧把握“存量提质”的时代机遇,以“五个转变”为行动纲领,安康必将在新型城镇化的壮阔浪潮中,书写出独具秦巴风韵的崭新篇章。g4C安康新闻网

(作者系安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站长) g4C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