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宝剑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建设模范机关为目标,创新打造“学习型、改革型、创新型、服务型、落实型”机关,推动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法治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连续五年获评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实际成效。
铸魂强基,锻造“学习型”先锋队。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每周“双例会”和窗口“周二晨会”学习机制,高质量开展学习研讨和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创新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竞赛,开展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培训、“五型”机关建设培训,推动市县两级300余名综合窗口人员全员“持证上岗”,锻造服务尖兵。发挥工青妇纽带作用,选树红旗窗口、孝义窗口、服务标兵等典型,在服务企业群众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教、管、督、查、防”廉政防控体系,营造崇廉守纪、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刀刃向内,激活“改革型”新引擎。以深化改革破除制度壁垒,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环节材料、时限分别压减30%、50%以上,群众跑动减少40%以上。推动42个部门1313项事项“应进必进”,“网上办”“掌上办”覆盖1227项,政务服务延伸至镇村末梢覆盖率达100%。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全流程实现0.5天办结常态化,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简易注销申请,实行即到即办、当场办结。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落地上线中省31个“一件事”,上半年累计办件2.25万件,居全省第二,率先在全省点亮“高效办成货运一件事”并颁发首证,27项安康特色“一件事”集成套餐释放改革红利。
破立并举,打造“创新型”强磁场。聚焦堵点痛点,创新机制疏通服务“毛细血管”,“项目管家”提供全生命周期帮办,2025年以来上门问需700余户,助力152个项目快速落地。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六个零”工作机制(零收费、零门槛、零跑腿、零距离、零泄密、零死角)促交易阳光高效。实行政务大厅“6S”精细化管理、“五极五优”审批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提升企业群众体验感。构建“12345+审批+政务+交易+帮办代办”工作模式,建立党建引领深化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推动每周两次疑难工单“现场办”,全力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安康“创新‘八办’工作法助力治理效能提升”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系统制度创新类典型案例,12345热线受理旅游事项“即诉即办 办就办成”工作机制获评政务服务赋能文旅服务十佳案例。
枝叶关情,擦亮“服务型”金招牌。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唯一标尺,建立“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兜底群众诉求,“办不成事”专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政务服务体验官”多维“把脉”促提升。推行紧急重大事项“绿色通道”和“老弱病残孕”上门办理,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进一线、审批服务“上门办”活动,设置“潮汐窗口”“长辈专区”,19项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49项事项实现“全市通办”,123项事项实现“城区通办”。2025年以来,帮代办4105次,“上门办”超1000件,延时服务1186次,免费打印复印超1万人次,持续用服务“暖心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闭环管理,淬炼“落实型”硬作风。深入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聚焦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实现“七个加力提效”等重点任务,做好落实。构建“三单一评三挂钩”公务员平时考核机制,实行“五张清单”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奖优惩劣的正向激励,推动机关效能提升、工作高效落实。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受理—核实—督办—整改—回访—奖惩—优化”闭环评价管理,以刚性约束锤炼务实作风,上半年全市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9%。
(作者系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