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理论 > 理论
以人大履职实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5-11-20 09:26:45  来源:本站原创

 □ 黄邦平uST安康新闻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胜利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纲领。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立足高质量发展实际,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uST安康新闻网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全会精神的人大践行逻辑。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等重要原则。这要求地方人大必须把准政治方向,在县域治理中彰显制度价值。从政治维度看,全会彰显的“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是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通过建立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机关支部研学、代表联学的三级学习机制,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主动将人大工作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意志。从实践维度看,全会部署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为人大履职指明路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精准对接全会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将监督重点与党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深度契合,在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领域找准监督切入点,以法治力量保障改革发展稳步推进。uST安康新闻网

聚焦主责主业,以精准履职落实全会部署。陕西省委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定位,将“三个年”活动要求融入履职各环节,积极落实全会部署。以协同立法护航高质量项目建设。紧扣全会“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省委“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要求,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扎实推进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总结形成立法征询“七步工作法”。截至目前,已对44部法律法规草案收集意见建议1200余条,梳理上报272条,其中30余条被吸收采纳,充分发挥了国家立法“直通车”作用。特别是以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遗产名录为契机,协同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康市汉阴凤堰梯田保护与利用条例》立法起草,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工作格局,成为安康市县级人大参与地方立法的首创,为基层立法提供了实践样板。以精准监督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部署,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嵌入式监督+跟踪问效”机制,通过产业链联络站建设激活监督效能。迭代升级新材料产业链联络站,依托科技赋能助推成果转化,助力新材料成为县域“首位产业”;建强猕猴桃、蚕桑产业链联络站,靶向开展提质服务,赋能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新建美食产业联络站,推动汉阴涧池烩面片在全国开设23家连锁店,实现产业赋能从“点上突破”到“全域覆盖”的延伸,将职能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以代表作用发挥服务作风提升。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依托153个县镇村三级代表联络站,创新“党建+联络站”“产业链+代表联络站”等模式,组织814名四级代表参与“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机制,257件代表建议闭环办结,推动干部依法履职。同时,通过“师徒帮带”“作风能力提升大讲堂”等举措强化队伍建设,以代表“双岗”讲述、列席会议等形式压实责任,用履职实效赋能干部作风转变。uST安康新闻网

强化自身固基,以“四个机关”成效锻造人大队伍。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履职根基,创新推行“党建+”融合机制与“师徒帮带·点题练兵”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为贯彻全会精神提供坚实保障。坚持以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党建+履职”“党建+服务”“党建+作风”三维融合体系,将凤堰梯田立法、营商环境监督等12项重点任务纳入党建责任清单,开展“支部联村、党员联户”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宣讲政策、督办民生实事。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推行“师徒帮带·点题练兵”,构建“一对一传帮带、清单化练本领”培养体系,结合年度重点工作设置“练兵课题”,每季度组织成果汇报,显著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uST安康新闻网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节点,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陕西省委“三个年”活动要求,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履职举措、更优的队伍作风,在立法中回应民需、在监督中推动发展、在服务中凝聚民心,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uST安康新闻网

(作者系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uST安康新闻网

 uST安康新闻网

责编:杨一|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