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轩
认识正阳,从吃一口春日的时令春鲜开始。
正阳的春,比低山地区来得晚一些,清明已过,春风却依旧料峭,草甸上积雪消融,涓涓缕缕浸入地皮,春雷一震,草木赶忙冒头破土,春日一照,又窸窸窣窣争先长大,大地变得热闹起来,连绵的群山渐染新绿,桃杏芬芳不歇,树尖儿上的香椿才崭露头角,地里的春笋、苋杆蒿、花椒叶、荠菜也生了新芽,生机盎然之间,“采春人”赶早扎进山林田野,去寻找不可多得的春日美味。
农历三月,地气定发,若是瞥见田埂上、道路边一丛丛葱茏的新绿,那准是荠菜的身影。荠菜俗名地米菜,纤长的茎叶挨着地面扩展开来,匍匐生长,像舒展的羽毛。“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日的荠菜,是大自然的馈赠,掐上一把嫩尖儿撩水剁碎,做成包子或饺子,不仅味道鲜美,更能平肝明目、清热排毒。
香椿是春天的信使,香椿生在树上,三五一簇,刚冒头的颜色嫩黄,一两日便微微发紫,油油亮亮。常听人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必须赶在一场春雨之前,掰下树顶最嫩的芽,或与金黄鲜亮的土鸡蛋合炒,一道热气腾腾香椿炒蛋奉上,或裹上面糊糊下入滚油,炸香椿鱼儿,酥脆爽口。不管怎么吃,一口咬下,都足以把这满满的春意吃进嘴里。不过,香椿气味特殊,喜欢者趋之若鹜,不喜欢者避之不及,曾有人用“一箸入口,三春难忘”来形容香椿的口味,这样想来,难忘的或是美味,抑或对这种特殊的“香味”。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笋也是正阳群众春日餐桌稍纵即逝的美味。嫩笋去壳,在开水里滚上一圈,或滚刀切块,与腊肉同炖,满口滋味;或撕成细丝,同春韭同炒,清新爽嫩。汪曾祺先生曾用“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来形容言简意赅、不加修饰的文章,大抵就是取“春韭之味”的清新来形容文章的隽永之感吧。
民有俗语“不时不食”,在正阳人民的心中,食春鲜与春耕、播种、采茶、制茶同等重要,这是大家迎接春天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对季节感知最具象化的体现,唐人有诗“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一口春菜下肚,才算不辜负大好春光,才算真正品味到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