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马宗村
李焕龙
冬阳送暖,湖景璀璨。76岁的徐长翠坐在满目金黄的银杏树下,既晒太阳又观景。门前的金马渡,让她如此深切地感受着新农村新变化的日新月异。
发源于平利县化龙山的岚河,在岚皋县境内纳了滔河、朱溪、洋溪、溢河、蔺河、泗吉河等支流,浩浩荡荡穿城而来,在这里拐成了一个造型别致的“口袋湾”,留下一个千古称颂的“金鸭子”景观,然后舒舒展展的奔香河而出县境,在汉滨区的岚河口汇入汉江。县内岚河因水量足、河床宽而自古通航,从花里老渡口往下,有界梁、西河、萧家坝、杨家店和佐龙、金马十八座古渡,其中这金马渡因地理优势而别具一格。你看这“口袋湾”,只因大河湾的河床正中耸起一座小山,丰水期口袋的口子被水一淹,那小山就成了孤山。夕阳西下时,观景的先贤把金灿灿的河水中那个金色的小山看成了一颗金珠,把河西这面火烧云状的山梁看成了飞奔的战马上那一绺绺飞扬的马鬃。于是,小山相连的那面山坡成了金珠店村,奔马状的山梁下成为马鬃村。后来在地名普查时,却被识字不多的那个“填表人”给人为简化成了马宗村。
曾被安岚两县称为大码头的金马渡,是金珠、马宗两个村共用的三点一线式水陆码头:主码头设在“口袋湾”的口子上,套湾的两岸各设了分码头,以便两村三地的交通便利。1958年安岚公路通车,码头运输日渐萧条。1989年汉江上游这座安康水电站下闸蓄水后,电站库区成了涉及汉滨、岚皋、汉阴、紫阳、石泉五个县区、水面阔达77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瀛湖,湖水倒流于岚河,“口袋湾”与汉江融为一体,深达上百米的湖水让孤山成了孤岛,金马渡成了马宗村的唯一出口。
那时,徐长翠和这些从河湾搬上山坡的后靠移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门前一道深湖,阻挡了出行。虽然坡下有马宗渡口,对面有金马渡口及主码头,而从主码头上到新建的佐龙集镇只有半公里车路,但村民们常为隔河堵水的不便而叹息。后来,政府为了支持村民发展经济,修了金马吊桥,行人方便了,但不能通车,经济发展仍然受阻,村里的中青年不是外出打工,就是进城入镇,另谋生路了。移民部门和联乡包村部门为了帮助村民致富,想了不少办法。徐长翠亲眼所见,从金马渡码头上架起的便桥,连接了湖中的孤岛,做成了旅游景点,人们给它起了个很美的名字,叫“蓬莱仙境”,意在带动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然而,由于孤岛太孤,难以聚人气、兴产业。
去年初春的一天清晨,新来的佐龙镇党委书记毕双平因为晨练而跑上了这个小岛。当他沿着岛脊的步道爬上岛顶时,蓦然看到了惊人的奇观:头顶朝霞初照,脚下云雾升腾,雾海西边的马宗村掩映在一团团的白雾、一缕缕的炊烟之中,简直成了童话世界。此时,他把这个几乎人去房空的村子看成了人间仙境,一个大胆的设想热乎乎地从心头升起:整体发展民宿,全村农旅融合!
不久,徐长翠发现:年轻的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别带人进村,做调研、搞规划、逐块逐户设计方案。由此,她看到县长反复进村,不是带专家来策划、讨论,就是带部局长来现场办公、解决困难;他看到乡村振兴局的干部一年四季常来常往,不是动员这家,就是帮助那家。
紧接着,徐长翠欣喜地看到:金马渡通往孤岛的上岛便道、环岛步道连通了,铺成了彩色的、有弹性的沥青路面,打上了彩色的护栏。于是,码头的船多了,游人也多了,人们不仅上岛,而且荡舟湖上,很是浪漫。由金马吊桥通到门口,进而贯道全村的连户路修通了,路边还竖起了路灯,修上了排水沟,砌起了花坛,栽上了花木,塑起了不少好看的装饰品。通村路上匆匆走来的,不仅有旅游的、研学的、参观的,还有来改造民宿、栽培果树、种植蔬菜、培育花卉以及加工农产品的各类开发者。
今年春季,就有一个名叫王忠的年轻人,走进了徐长翠家。王忠是在佐龙集镇开药店的,他靠诚实经营赚了一点钱,但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发展项目。看到县镇政府在马宗村打造民营集群干得热火朝天、效益日显,他心底踏实的赶来加盟。徐长翠家的旧房子有两座,东西两排虽然都是三间两层,但东排的一楼每间都是大套间,利用价值很高。老头子不在了,儿孙辈都进城了,只有徐长翠因为吃惯了山味、吹惯了山风而留守在这里。如今,全村的民房都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租赁管理、统一做了外包装和环境改造,这给投集经营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王忠从村上转租了经营权后,先在西排的房子里给徐老太婆安排好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和杂物间,再把东排的一楼改造成一个大厅、四个餐饮包间和一处男女分设的卫生间,把二楼改造成三个住宿标准间,又把中院修成了养鱼的水塘和五彩的花园,并把门前广场做了望江景、看山景、赏树景的打卡地。今年五月份,这个名叫“金马阁”的漂亮民宿一开业,当下吸引了各地的游客。
徐长翠亲眼所见:从岚皋县城下来的小姑娘,把杂粮饭吃得一个劲叫香;从安康城来的骑自行车,一个个撒欢般的自摘黄瓜、自采柑橘、自挖红苕,还把花椒叶、黄花苗等土菜夸成了山珍;西安来的一对退休干部,白天钓鱼,晚上数星星,一住就是好几天。当外地游客、中小学生、机关干部来与村民们一块种地、植树,又是自掏腰包在民宿消费时,徐长翠强烈地感受到:这世道真的在变,这山村真的在变,变得那么温馨,如这冬日暖阳,让她心生感动。
披着暖暖的冬阳,徐长翠约上从市里、县城、集镇回来看热闹的老姐妹,从婆家回来商定发展项目的侄女们,在村道上晒太阳,看景致。看着邻居的后墙挂着的那些老旧自行车、十字镐、钢钎子,她似乎回到了青春年少时代,融入了当年的铁姑娘队;张家的山墙新添了当年下乡知青最爱的那些宣传画,她似乎走近了那些文明、时尚的文化人,在跟他们一块儿学写诗词、学织毛衣;当看到路边的护坡石墙中嵌入的飞鸽牌自行车、凤凰牌收录机和棕红色的琵琶、淡茶色的太阳镜,她似乎看到,刘家的喜娃子回来了、杨家的山英子回来了……哦,年轻人,中年人,少男少女们都回来了,歌声、书声、欢笑声也回来了……她看到了热气腾腾的山乡,看到了人气火爆的山乡……她明白了:这就是县长、镇长、局长们反复宣讲的乡村振兴!
来到金马吊桥东侧的山头上,徐长翠看到了早有耳闻的建设现场:装配了彩色风铃的金马吊桥,两边正在实施装扮改造,各饰龙凤造型,做成“龙凤呈祥”景观;从马宗码头起步的环湖步道,与由此连接的数条连户路同时开工,多点上劳,听说明年春季就能投入使用;对面的金马渡大码头,除了客船、小划子,还有一艘能乘客、载车的大型轮船。更大的惊喜是:她看到了码头上正在兴建的游客服务中心,听到了湖风吹来的隆隆机声。
哦,前天干部口中的乡村振兴,昨天游客口中的农旅融合,已经在金马渡两边的金珠村、马宗村生成了山乡巨变的巨幅彩绘!徐长翠满心欢喜地欣赏着,享受着,并和她的姐妹们用对生活的热情,兴致勃勃地参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