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伟
如今用“温馨”来形容春节景象,是恰如其分的。而龙年的到来,又增加了精神的活力与热情。尤其是大年三十,奔东走西的人都赶回来;门上挂龙灯,楹边贴龙联,剪粘龙窗花,送孩龙玩具;然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一桌,老少皆喜的场景,令人终生难忘。
到了正月十五,又呈现一个欢天喜地、妙趣盎然的看龙灯、猜谜语、耍狮子、玩龙船、摆龙舞、唱花鼓、吃元宵这“闹”的情景。元宵“闹”的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艺美”、开心、情趣、爽朗的“龙文化”质美之感。
我的家乡汉阴,至今还流传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龙年到,真热闹,穿新衣,放鞭炮;唱花鼓,耍龙套,亮彩灯,闹元宵;小孩乐,大人笑,吃出一个龙元宝,健康财富天天到……”现在的农村,无论屋里电视、电脑、手机怎样普及,但这些现代化手段,却关不住小孩们的天性。因为山村空旷,散居在坡坡梁梁的农户,大红龙灯星罗棋布,红彤彤了整个世界;在院坝边、空地里、河沟旁点烟花,放鞭炮,可以无拘无束地点,开心尽情地放,没人限制和干扰。尤其是到了十五晚上,小孩们在火把与龙灯的照引下,三五成群地高唱着白天刚刚学熟的童谣,满村满院地跑动,嘴里还不停诵着“元宵节,闹花灯,大人小孩都欢腾。村里院里明朗朗,家家户户亮龙灯……”这银铃般的嗓音,在乡村上空久久回荡;这纯真朴实的童谣,在脑海里永远留存。
龙年汉阴山城,在元宵之节,盛有青年男女那悠然神会的浪漫。正如家喻户晓的《元宵情歌》:“山城爆竹连宵响,汉江月水庆呈祥;百鸟朝凤凤求凰,龙凤呈祥喜洋洋。凤舞南麓迎朝晖,龙腾北岗比翼双;元宵花灯携同心,百年好合创辉煌。”这“郎才女貌天作美,洞房花烛喜成双”之婚俗在汉阴元宵之夜,成为“龙凤呈祥”的最佳美景。
此夜走进龙岗阁公园,漫步河滨健康主题公园,行步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凤凰休闲广场,再踏入北城街桂花大道,你会感觉更有唐诗《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景象和韵味。龙年元宵一个圆月夜,发生过多少灯下相识、园中相吻、阁前相许的两情故事,这更是一个浪漫情致的“龙凤和鸣”元宵夜之“闹”。
龙亲浓情乐元宵,在于万家灯火那热乎甜美的汤圆,让人齿颊留芳。元宵之夜,小孩们会把该放的炮一一点尽,玩龙灯、耍狮子、踩高跷,会在深夜子时全部收场歇灯,等到闹花灯、看焰火这些热闹场景人尽散去后,才都会归家来品尝元宵节一道甜甜蜜蜜的美食——糯米汤圆。传统习俗的元宵夜吃汤圆,寓意阖家团圆幸福,生活甜蜜美满。一家人围在一起做汤圆,不仅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完全可以与除夕之夜相媲美。
做汤圆,汉阴人很讲究:糯米要选黄土向阳稻田的米,泡糯米要用山泉水,捣糯米粉要用手工石磨,做汤圆馅选用红糖、熟芝麻面、捣碎的核桃仁等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同时还要拿些硬币在开水里浸泡洗净后,也作“馅”用。包汤团的过程也像包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黏性极强,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形状,用手指按下一个小窝,再用筷子挑一糖馅放在糯米团窝中,再用双手收口,均匀转搓密合,做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然后烧开水,把汤圆一一下到沸腾的锅里,等到汤圆似一群白鹅浮在水面,再点两次冷水再烧开后,汤圆就熟好了。轻轻咬开外皮,那油而不腻、红润香甜的馅,顿时溢流唇齿之间,满屋香气飘散,若吃到有硬币的汤圆,那就是福到财到之年,幸运弥漫全家。而家乡龙年元宵节,还有特别风俗,唯一要做四个龙形元宵,以此祭拜四海龙神,保佑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龙灯闪月明,鸡鸣报春晓,元宵节气的妩媚让人迷醉。山城家乡:“龙腾两川饮浆琼,凤舞三山遨天庭;呈瑞霞彩追日月,祥霭披风兆汉阴。”(《龙凤呈祥》藏头诗)但我也深深明白,“闹”过了龙年元宵,游子又要纷纷外出,打工者又要离开亲人,去奔一个自己理想的“龙腾虎跃”之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