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
迎着春日暖阳到安康北山去赏花,刚入马河却被这连片的民居古建吸引了眼球。当得知这是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我们便十分虔诚地走进了这一座座古韵悠长的百年老宅。
面积最大且最为华丽的陈家院子,位于汉滨区谭坝镇马河社区西侧,由住宅、厂房、田地、园林、道路组成,占地十亩,曾称“陈氏庄园”,建于嘉庆年间。
此处原为方氏田地,成为陈氏地盘,既因一位山货商人的眼力,也因这里路通秦楚的地利。
我们今天所行的西康高速公路,与明清至解放初的“西康大道”线路一致,是沟通西安、安康商贸与人流的交通要道,它在汉滨境内走的是付家河沿线。而与之并行的“恒河大道”则从恒口古镇起步,由叶坪镇翻山越岭,至宁陕县与子午道连接,由此进入长安。因而,不同时期的两条古道,均经安康北山的两条河流而上通省城,下达州府,合力而为,连秦接楚。然而,两条南北同向的古道,如其河流一样长期不相往来。直到清乾隆十四年夏日,这位陈氏商人来此收购山货,才发现了商机,并经数年兴修一条横向驿道,打通了连接两大纵向古道的一条商道,兴盛了安康北片的山货特产,也铸就了自己的宏大家业。
陈氏世居付家河中游的二里乡干坝村,自祖辈起在二里集镇经营客栈和货栈,为上下行走的挑夫、马夫和背佬提供食宿服务,兼营山货和日用杂品,因诚信经营而财源旺盛,分店开遍付家河沿线集镇。到他遇字辈这一代,山货特产已做到汉江沿线的安康、襄阳、汉口一带。
这一天,这个遇字辈的三掌柜,上行二十里水路到了松坝街,吃罢早饭又西行十五里山路到了谭坝镇,歇一伙烟再西行十里山路到了马河街,吃罢午饭后首次在此收购山货,不仅发现货好,而且得知多数好货来自大河镇及恒河流域。次日清晨,他留下一名弟子在此收货,带了另一名弟子西行二十五里,到了大河镇,之后便在恒河沿线收购山货。经过这大半月的行走式考察,他发现松坝、大河分别是付家河、恒河流域的最大集镇,谭坝镇的马河街不仅位居正中,而且是连通两条河流、两条古道的最佳捷径,且因沿溪而行,不翻山越岭,道路平坦,方便贸易往来。于是,他便决定在马河街上开设货栈。
他说服家人的理由是:从安康城过汉江即可上路的西康大道,在付家河有建民、汪台、二里、松坝、茨沟、景家、东镇、二郎等八个集镇;从恒口镇入子午道支线的恒河,有茅坪、双溪、大河、沙坝、回龙、中原、叶坪、桥亭等八个集镇;这些集镇不仅逢集日期不同,而且山货特产各异,往来交易空间很大。如果打通两条河流的商贸通道,既有利两地交易与人员交往,又有做成大生意的巨大潜力!
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携妻带子,用骡马驮来银两和广货,在马河的上街头买下一院房、对岸买下方氏十亩田地,签约买地这天,是清乾隆十四年腊月十二日。
扎住脚跟之后,他不急于营建私宅,而热心于修建义道。当他带头投资投劳,修通由马河街道东至松坝、西达大河,沟通付家河与恒河的驿道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小小马河,如今四通八达,不仅可通两大河流的商贸,而且畅通州城与省府。由此,陈氏自然而然成了此地的首富与头人。
陈家大院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1)的立春之月动工,到嘉庆十七年(公元1814)的冬至之日竣工,共建成三座二进式庄院。这个遇字辈的陈先生,让两个儿子陈所进、陈所远各居前面的正房一座,自己却居于后院,意为隐身退居。
宅院布局十分讲究。东边朝阳迎风,种植了花卉果木;后边辟开山地,为烧酒坊、造纸坊等手工业用房;西侧一大敞院,主体为马厩,配套着养猪、养牛、养羊等生产生活设施;门前是水田与河流,屋后是林地与靠山。
他们的人居用房,全为砖墙、瓦面、木板铺楼的二层楼房,生产生活设施皆是土木结构的两面水式石板房。加之防火墙、下水道的科学设计,石雕、木刻、泥塑工艺的巧夺天工,这气势恢宏的陈家院子,在文人心目中便是庄园,在农人眼睛里则是花屋。
陈家院子令人仰慕的物质象征是其庄园,精神价值是其家训。《陈氏家训》要求族人坚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原则,并立以下训言:“忠君亲上以报国恩,孝亲敬长以笃人伦,尊祖敬宗以溯源本,教子训弟以守典型,兄友弟恭以重手足,夫义妇顺以正家道,敬老慈幼以睦宗族,尊师重道以培书香,崇正黜邪以端学术,持廉立节以敦品行,力耕勤织以趋本务,作工行商以正事业,致敬尽诚以奉祭祀,急公奉上以完钱粮,安分守己以保身家,忍忿思难以释怨仇,周贫恤乏以厚族谊,好义行善以绵世德。”
陈氏族人在此居住了两代人后,因战乱、匪患而家道逐渐中落,于道光十八年(1849)至咸丰年间先后将下院子和酒坊、纸坊、街上部分铺面及一些田地卖与王有谋、王有仁,随后把正院子(中院)及一些田地卖与喻定超,最后把上院子及街上所剩铺面卖与李彩敏、李金体。至此,陈家院子不再姓陈。新中国成立后,这院房子因“土改”而划给数十户贫雇农,后因人口增长、多户分家而有不少地方改变了房屋结构。
2015年,谭坝镇以陈家院子为核心,普查整理周边数十户老房子及马河流域的古庙、古桥、古寨、古树名木等自然人文资料上报,经国家住建部考评审核,马河村于2016年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为让老房子发挥新作用,谭坝镇从乡村振兴的战略出发,树立文旅融合的新理念,自2021年起,本着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在马河村实施了全方位的古建民居、人居环境改造。
今天,我们在陈家大院看到:外墙、屋脊、门楼子和正庭的主体建筑,依然是雕梁画栋、砖木结构,残损构件也依古法补换,一些厢房却按照民宿需要在室内注入了电器、电脑、席梦思等现代元素。那些传统作坊虽无生产功能,却也恢复如初,供参观、研学之用。
我们在河东的马家沟看到:东岸村民李支桥的四间旧房、李支柱兄弟三人的八间老屋,与西岸村民李支发的七间老宅、李支稳的四间旧房统一改造成黄土墙、黑瓦顶、石板院落,并由青石板铺的便道连成一体之后,打眼一看就是一个民宿集群。
随行的镇村干部介绍:连同公路硬化与入户道路铺设、农网改造与路灯架设、田园种植与林果栽培,以及从农舍到环境的规划、换装,都是为了让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为兴办文旅产业发挥效能。
马河村的老宅子,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新的活力。
你看,仅一场腊八节举办的文旅活动,就吸引了市内外数百名游客。传统村落改造项目负责人胡飞介绍:光是陈家院子的传统宴席“八大件”,就吃了45席!来自松坝社区的绿健养殖公司经理周龙康说:“我只卖土鸡、鸡蛋,一天就赚了一千多元钱!”
你看,仅一场研学活动,就让谭坝九年制学校的师生大开眼界。学生们的作文中,既为看到20世纪的农具、家具感到震撼,也为看到八十年的电器、铁嚣等生活用品感到惊奇。成铖校长说:“尤其是这精致的建筑工艺,对师生们端正教风、学风与校风触动极大!”
当我从后院的村史馆看到马河村的前世今生、在东厢的图书室看到耕读传家的村风,便完全相信,这个传统村落,正以充实的底气,传承着祖辈的创业精神,开创着走向未来的新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