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熠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春天的平利,山岗如烟,茶园叠翠。这里,是茶的世界,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淡雅的茶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平利茶的历史,是远古巴人的勤恳栽培;是刻在《茶经》里的注脚。唐代陆羽笔下,“山南茶区”的墨迹未干,平利便以“三里垭毛尖”的清雅叩响宫门。乾隆年间,这片土地的茶香跨越千里为紫禁城带来了春天的浪漫。千年流转,茶马古道的驼铃虽已远去,但茶树依旧坚强生长,将岁月的沉淀化作舌尖的甘甜。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春风初至,平利的茶山便从沉睡中渐渐苏醒。遥远的山坡上,嫩绿的茶叶在阳光下轻轻舞动,诉说着新一年的期待。群山之间,一片片茶园如同翡翠般铺展开来,茶香随风飘荡,沁人心脾。青山如黛,茶香四溢,春天的茶园是大自然最美的诗篇,向人们宣告又一个茶季的到来,诉说着生命的不息和希望。
漫步在茶园小径,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身旁是生机勃勃的茶叶,清香直入肺腑。站在茶园中,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禁回味茶园的春夏秋冬。春天,新茶初绽,嫩绿的叶片在园中摇曳,茶农的手指纷纷起舞,采茶歌在春日微风中越飘越远;夏天,茶树郁郁葱葱,蝉声和茶香一同沉淀;秋天,阳光柔和地洒在茶园中,泥土上的茶花瓣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冬天,茶树在点点白雪的包裹下,积蓄着力量,等待来年的苏醒。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光阴流转间,这座承载着千年茶香的平利茶园,正书写着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交融的新篇章。在科技创新的滋养下,古老的茶园焕发出崭新生机,让茶树枝头绽放出更醇厚的芬芳;夏秋茶的深度开发,化废叶为金叶,延伸出绵长的产业链条;茶叶食品、茶饮产品的精深加工,为这片绿叶赋予了更高的价值维度。
如今的平利茶园,既是茶农劳作的沃土,更是诗意栖居的乐园。长安茶叶小镇的袅袅茶烟,蒋家坪茶园的层层碧浪,勾勒出“登茶山、游茶园、品茶艺”的生态画卷。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诉说着岁月沉淀的故事,每一缕茶香都飘荡着历久弥新的生机。这片土地上的茶事,不仅是农事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时光的长河里,平利茶园正以它特有的方式,续写着茶香四溢的永恒诗行。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在平利,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台,还是忙碌一天后的夜晚,泡上一杯热茶,慢慢品尝。先是淡淡的苦涩,随后是悠长的回甘,让人回味无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享受着温馨的时光,这便是平利人最质朴的幸福。
平利的茶叶,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与家乡紧紧相连。我爱平利的茶叶,爱它的清新雅致,爱它的醇厚韵味。茶是平利的名片,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眷恋。